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两难原则”在小小说创作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8-07-04 18:08

  本文选题:小说创作 + 亚里士多德 ; 参考:《小说评论》2009年S1期


【摘要】:正文学创作中的"两难原则"实际上就是把人物置身于道德或法律的困境,让其左支右绌、进退维谷,在此过程中显示人物灵魂挣扎的艰难和情感抉择的痛苦。最早谈及"两难原则"的应该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在论述悲剧的情节设置时指出,悲剧的主人公应该是一个
[Abstract]:The "dilemma principle" in the literary creation is actually to put the character in the moral or legal dilemma, to make its left and right dwarfs, and to enter the dilemma, which shows the hardship of the soul struggle and the pain of the emotional choice in this process. Aristotle of ancient Greece should be the first to talk about the "dilemma". He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tagonist of a tragedy should be a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0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毓;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述评[J];社科纵横;2004年06期

2 于涛;;西方文论“模仿说”的传承——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贺拉斯[J];世界文化;2008年11期

3 吕正惠;;悲剧与哀歌[J];文学前沿;2006年00期

4 李志雄;;桔枳之辩——论亚里士多德《诗学》情节观对现代的借鉴意义[J];东疆学刊;2007年01期

5 张鹏;;论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快感说”[J];青年文学家;2009年05期

6 张敬双;;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文学理论的批判与继承[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1期

7 徐坤;短篇小说创作概述[J];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06期

8 肖莉;;“丑生快感”——对亚里士多德的审丑思想的审视及其发生学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9 卞红联;;从模仿与真实的关系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王文生;;“诗言志”文学纲领与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比较——“诗言志”诠之五[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玉茹;;关于小说的发言[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2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伟民;;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对比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4 王先霈;;无“人”难成书——漫议性格塑造在小说创作中的地位[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5 陈牧;;艺术和审美,铸就完整之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阎国忠;张艺声;;文艺与政治——一个应重新审视的话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7 梁勇;;序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5:色彩与城市生活[C];2008年

8 李春青;;文学的与历史的:对两种叙事方式之关系的思考[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吴文薇;;启蒙与催化——论新时期对西方叙事学的引进[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徐放鸣;;比较诗学视野中的文学风格论研究[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伟平等;情系“三农” 感怀厚土[N];文艺报;2005年

2 张轶男;诗与思之辩[N];光明日报;2006年

3 吴子林;消费时代的小说创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杨剑龙;小说:塑造我们时代的人物形象[N];文艺报;2005年

5 张建安;日益边缘化 小说创作缺了什么?[N];西部时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胡殷红;“道德冷淡”[N];文艺报;2004年

7 陈众议;武侠小说:是耶?非耶?[N];文艺报;2005年

8 高旭东 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走向文学与哲学的跨文化对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石鸣;我们在怎样伤害这个文体?[N];文艺报;2005年

10 许雯丽;六盘水文学院作家讲座系列《灵感与写作》[N];六盘水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兴玉;文学意义的生成与持存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2 汪建峰;韦恩·布斯与西方文学批评的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孙云宽;西方悲剧理论视野中的黑格尔悲剧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朱源;李渔与德莱顿戏剧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李旭;从审美假象到神圣真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朴雨龙;亚里士多德艺术理论探析[D];延边大学;2007年

2 朱海;亚里士多德喜剧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陈旭霞;古希腊罗马视觉艺术中的“模仿”概念[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廖丽蕾;虚构与真实的文学法律学维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肖峰;叙事中的“多重线条”[D];吉林大学;2007年

6 顾明霞;作为观念与叙事的分配正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玮;西方文论中写人理论的基本问题[D];新疆大学;2007年

8 王委艳;修辞叙事学研究初探[D];兰州大学;2007年

9 艾洁;论“模仿说”在西方文论中的发展及其现状[D];新疆大学;2007年

10 赵盼盼;两种哲学背景下的文学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96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96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4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