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政治认同的审美性——兼重审文学在“再政治化”中的本体论建构

发布时间:2018-07-17 01:46
【摘要】:审美性不是建构政治认同的外部工具或偶然装饰,而是其内部本质和必然诉求;不是"对象性"的单向美感显现,而是"对象——主体间性"的双向审美共契;不是认同对象浅层次的身体美学、感官快适或视觉表征,而是深层次的超功利、静观的诗性超越。真正深入和持久的政治认同必须与主体政治文化境遇中的潜境遇、隐境遇和元境遇交融,蕴涵着审美距离、诗性体验和仪式情感等方面的审美论要求。脱离审美性的政治认同建构是不稳定的意识形态灌装或对浅认同、伪认同的生产。政治认同的审美性对文学在建构政治认同中的意义奠定着本体论而非仅是方法论层面的理论根基。在文学的"再政治化"以及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中,问题不仅仅是文学是否和如何具有政治性,而是政治是否和如何具有文学性。
[Abstract]:Aesthetics is not an external tool or accidental decoration to construct political identity, but its internal essence and inevitable demand; it is not the appearance of one-way aesthetic sense of "objectiveness", but the two-way aesthetic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object-subject nature". It is not the superficial body aesthetics, sensual adaptation or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object, but the poetic transcendence of the deep-level super-utilitarian and static view. A truly deep and lasting political identity must blend with the latent circumstances of the subject'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ircumstances, the implicit circumstances and the meta-circumstances, and contain the aesthetic requirements in the aspects of aesthetic distance, poetic experience and ritual emo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 separated from aesthetic is the production of unstable ideology filling or the production of shallow identity and false identity. The aesthetic nature of political identity lay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ontology, not just methodology, for the significance of literature in constructing political identity. In the "re-politicization" of litera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the question is not only whether and how literature is political, but whether and how politics is literary.
【作者单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I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尤西林;审美共通感的社会认同功能[J];文学评论;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长立;辩证法:马克思怎样改造了黑格尔[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徐敏;大众文化的快感理论:从美学到政治经济学[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陈时见;论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及其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5 江智萍;围困主体与主体突围——浅谈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与文艺观[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郑忆石;“一元决定”与“多元决定”——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矛盾观的解读[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温恕;马谢雷论科学的文学批评[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郭建芳;;试论台湾人的国家认同错位[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刘大军;“断裂”中的“绵延”——对阿尔都塞“断裂说”的评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Z1期

10 黎光容;;人之本质:破解“两个马克思”之谜的新视角[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韩震;;论民族精神的历史性与时代性[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陈晓晖;当代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她”写作:对汤亭亭、谭恩美、严歌苓等华人女作家的多面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姜飞;在解构中建构[D];四川大学;2003年

4 范霄鹏;文化品质[D];清华大学;2003年

5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批评[D];浙江大学;2004年

6 魏建国;自由与法治[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传斌;中国民族理论新范式的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郭艳;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花永兰;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彭跃辉;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芳艾;论当今世界民族分离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春梅;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流变及省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米建英;欧盟共同移民政策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丽君;卢卡契的文艺批评理论与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5 魏志学;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治困境与出路[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张群;景观文化及其可持续设计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7 陈钊;民族主义的传统化表象与现代化实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戴勇;民族主义与新加坡现代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贾庆军;当代欧洲文化认同及其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瑞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治理机制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蔡翔;何谓文学本身[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6期

2 樊星;而今迈步从头越──当代中国作家的政治观研究[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3 丁柏铨;再论新闻的有效传播[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4 阎国忠 ,张艺声;文艺与政治——一个应重新审视的话题[J];理论与创作;2002年05期

5 张光芒;童娣;;“想象的共同体”的解体——论新时期文学的“文革叙事”及“革命群众”的形象塑造[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郝庆军;报刊研究莫入误区 反思两个热门话题:“公共领域”与“想象的共同体”[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05期

7 徐翔;;文学文本的自我生产性及文本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兆中;;民主是一种社会的历史过程[J];江苏社会科学;1989年01期

2 晓照;;崔贵强著:《新马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1945—1959年)[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年04期

3 ;君子小人辨:传统政治人格与君主政治[J];道德与文明;1991年06期

4 谭天星;战后东南亚华人文化的保持与族群关系的演进[J];世界历史;1992年03期

5 林其锬;;论文化认同与华人社会[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2年01期

6 晓雪;;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纪念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2年01期

7 朱慧玲;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日本华侨社会[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4年01期

8 周平;论云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J];思想战线;1995年05期

9 谭天星;东南亚华人文化发展大趋势及其思考[J];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01期

10 纪翠荣;编辑人生价值观浅议[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天星;;华族的海外发展与华人社区变化的探讨[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2 刘芳;;炎黄文化热说略[A];“宝鸡历史文化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科华;;根源性认同与爱国主义[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方世南;;政治文明与人的主体意识[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汪行福;;西方马克思主义并未终结[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6 张明军;吴新叶;;领导与服务:中国共产党对NGO的组织吸纳研究——以超越“国家-社会”范式的视角[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7 杨宝兰;;我国近现代民间社会革命思潮的兴起与启示[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方旭光;;政治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9 周敏凯;;政治认同建构与和谐社会建设[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10 叶青;;全球化背景下认同多元化问题研究初探[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柏林;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1年

2 李建华;德治的要义是“善治”[N];社会科学报;2001年

3 邓伟志;有改革才有文明[N];北京日报;2002年

4 王希恩;全球化对当代民族问题的影响[N];学习时报;2002年

5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N];学习时报;2002年

6 王岳川;精神对峙与价值滑动[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姚洋;转轨中国的社会公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8 姚 洋;法治的不足[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9 记者 范丽青 陈键兴;偏狭族群意识幽灵悄然重返台湾[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10 王建娥;族际政治:当代民族研究的一个前沿视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慧玲;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D];厦门大学;2001年

2 欧海若;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戴晓东;加拿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D];复旦大学;2004年

4 朱陆民;二战后印尼华族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曹晓飞;政治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梅;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潘华虹;朱天心小说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车红丽;论当代中国转型时期的政治文明主体建设[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继奎;全球化时代联邦制的宪政冲突及其治理[D];吉林大学;2004年

5 杨耕;冷战后国际冲突的主权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6 陈云;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稳定中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振怡;拉克劳:从后结构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D];黑龙江大学;2004年

8 张晓慧;塔吉克斯坦政治转型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9 方华;当代中国青年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旃媛媛;从宗教信仰看东南亚华侨华人的文化适应[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28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128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a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