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民族高校艺术教育的优势和潜能

发布时间:2018-07-28 17:35
【摘要】: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目前进入到了发展的瓶颈阶段。民族高校的艺术教育与之相比有其共性,但民族高校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民族高校由多民族学生聚成,具有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在民族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民族院校的艺术教育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目前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在民族院校大多也只是节日庆典中的华丽装饰,其深层的精神和审美价值没有被有效开发。所以民族院校应该探索一条民族院校艺术教育的创新之路,利用优势,挖掘潜能,对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进行教育开发,使之在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和谐的精神生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Abstract]:At present, ar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entered the bottleneck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art education in ethnic universities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but it also has its own particularity.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are made up of multi-ethnic students and have rich national art resources. Nowadays,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But at present, the abundant national art resources in the ethn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only the ornate decoration of the festival celebration, its deep spirit and aesthetic value have not been effectively developed. Theref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should explore the innovative road of art education in n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tilize their advantages, tap their potential, and develop the rich national art resources so that they can cultivate students' multicultural vision. Building a harmonious camp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harmonious spiritual ecology play a greater role.
【作者单位】: 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
【分类号】:G649.2;J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冯宪光,傅其林;审美人类学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现状与出路[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向丽;;走向跨学科的美学研究——近年来审美人类学研究综述[J];民族艺术;2006年03期

3 陆斐,尹建成;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文化模式与意义[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范秀娟;从审美人类学看南宁民歌节的审美价值及其对原生民歌发展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田欢;维吾尔族视觉艺术的族群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荔斌;现代视野中黑衣壮文化的审美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雅琴;论我国新时期民歌的审美特征[D];扬州大学;2007年

3 雷文彪;论全球化语境下民歌艺术的生存与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陆颖;论民歌艺术的当代发展及其文化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立;;法国艺术教育一瞥[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8期

2 王红莲;;浅谈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新课程(教研);2011年07期

3 吴黛舒;;艺术教育门外谈[J];基础教育;2006年03期

4 薛晔;;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当代艺术教育、艺术学博士论坛言论[J];艺术·生活;2006年04期

5 汤旭梅;;用艺术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北京联合大学开展艺术教育概述[J];艺术教育;2004年05期

6 芦娟;;美学与艺术教育[J];文学教育(中);2011年06期

7 刘云;;浅谈艺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J];美术大观;2011年08期

8 晁洁;;谈艺术教育的综合性[J];新课程(教研);2011年07期

9 封永辉;;谈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教学评价[J];大舞台;2011年08期

10 熊建辉;;艺术教育对提升国民素质 促进文明发展意义重大——访旅美艺术家马群雄[J];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婕;刘五华;;中等职业学校加强艺术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蒋念祖;;艺术与人的发展[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汤旭梅;;邓小平文艺思想与高等院校艺术教育[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振华;;从“自然的人”到“审美的人”——新时期艺术教育断想[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能强;;艺术中的“美”与“丑”与审美教育[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潘力峰;潘舸平;;试论欠发达地区少儿艺术教育现代化与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徐英;;艺术教育“两种人才模式"培养的理论构想[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董晓红;;搭建科学和人文融合的桥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透视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9 张振华;盖建平;;对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及改革措施的若干思考[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瞻宁;刘虹弦;;“信息图解化”现象及其正负效应透析——兼论“读图时代”艺术教育的使命感[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熊永松 洛桑曲尼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要着力在转变思想观念上下功夫[N];西藏日报;2008年

2 吉林艺术学院现代传媒学院院长 王建国;关于艺术教育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汪建根;2008艺术教育关键词[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王建国;艺术教育的大敌在于功利主义[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让“多彩贵州”植根于深厚的艺术教育土壤[N];贵州政协报;2009年

6 张作斌 牡丹江大学艺术系教师;浅谈艺术教育[N];中国艺术报;2009年

7 黄河;治学滥 艺术教育急需“计划生育”[N];音乐周报;2009年

8 陕西省镇安县铁厂镇中心小学 张鹏程;艺术教育,农村不该静悄悄[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雷新;艺术教育真的“热”了吗?[N];人民政协报;2009年

10 艺馨;六大问题制约艺术教育良性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常俊玲;回返审美之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伟业;虚实相生[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贺晓舟;近代中国艺术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邓兰;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娜;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秦建宁;论网络艺术的发展与应用[D];河北大学;2004年

3 张晋红;关于新时期艺术教育的思考[D];山西大学;2005年

4 王志萍;艺术教育与多元智能的开发[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平;现象学美学视野下的艺术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殷瑛;美善相谐的艺术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志军;艺术教育与人的美学生成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邓卉;新媒体艺术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鑫毅;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王晓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51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151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e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