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到文化诗学——论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
[Abstract]:According to Greenblatt, "culture" points to two opposing concepts: restriction and mobility, while literature is a part of the cultural reinforcement of various boundaries, while reproducing the structure of culture's "improvisation". His "cultural poetics" is an attempt to reconstruct an explanatory paradigm which can better explain the unstable circulation between material and discourse, in order to se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xt and the society which seems to lie in it. However, different from cultural studies, cultural poetics still insists on the literary form, and cultural poetics, unlike cultural materialism, is more concerned with the operation of power in the past than in the present.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09年度河北省教育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研究》(S090809)
【分类号】:I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洁琳;;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文化诗学——试析格林布拉特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的理论构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王进;;通向一种文化诗学——新历史主义批评的理论综述[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王进;;通向一种文化诗学:新历史主义批评的研究综述[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陶水平;;“文学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的双向阐释——试论格林布拉特文化诗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江汉论坛;2007年08期
5 王进;;新历史主义批评的理论形态及诗学指向[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傅洁琳;;文本阐释与权力运作——试析格林布拉特对权力运作的阐释[J];东岳论丛;2009年10期
7 王小强;;谈当前“文化诗学”与西方新历史主义的不同旨趣[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张进;在“文化诗学”与“历史诗学”之间——新历史主义的命名危机与方法论困惑[J];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9 毛崇杰;关于“新历史主义批评”之再探[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10 王岳川;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新新;;菲利普罗斯:新历史主义的实践者——《反美阴谋》的新历史主义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顾婧;;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重新思考《反美阴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3 马相武;;历史写作中的“新历史”与“后现代”[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4 王政;;由葛林伯雷论及中国古代“文化诗学”[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5 杨颖;;关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一点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汤亚汀;;文化研究语境下的音乐人类学:兼论音乐人类学与音乐学的范式差异[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7 卢翎;;走进历史的深处——论杨显惠“夹边沟”系列小说[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8 陆贵山;;文学研究的综合与创新[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冯雷;;“佳期已过”的记录与慨叹——论王夫刚的诗[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王夫刚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朱安玉;;论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潮流[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晓都;文化诗学:文艺学的新增长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刘东方;也说“新历史主义”[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刘洪一;文化诗学的思想指向[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贺绍俊 评论家;小说本无凡圣之分 好看就行[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5 黄昱宁;站在布克奖评委的对岸[N];东方早报;2010年
6 钱中文;巴赫金研究的新成果[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孙先科;当代文学历史话语的叙事策略与历史观[N];文艺报;2006年
8 傅书华;“文本的历史”与“历史的文本”[N];山西日报;2005年
9 杨根红;充溢着淳厚温情的乡土叙事[N];山西日报;2009年
10 杨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价值重建与文艺批评[N];人民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洁琳;格林布拉特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史亚娟;文化的狂欢[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仰智;应然存在的已然追问[D];河南大学;2004年
4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黄健;穿越传统的历史想象[D];浙江大学;2008年
6 刘永春;在后现代性的地平线上[D];山东大学;2005年
7 吴承笃;巴赫金诗学理论概观[D];山东大学;2006年
8 陈世丹;库尔特·冯内古特对现实世界与小说世界的解构与重构及其新历史主义倾向[D];厦门大学;2002年
9 张秀娟;断裂性问题与新历史主义[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海燕;洛特曼的文化符号诗学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慧;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大街》[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张秀娟;略论新历史主义批评的文论观[D];新疆大学;2003年
3 李庚敏;心灵的布鲁斯[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童业富;历史的另类书写[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艳;个人记忆中的历史[D];苏州大学;2005年
6 李慧;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D];山东大学;2006年
7 李曙光;《午夜之子》的新历史主义解读[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谭奇辉;文学与文化的纠葛[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康建伟;新历史主义与年鉴学派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李圣传;文化诗学本土性探源[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160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160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