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文论与主体性文论的批判性关联
[Abstract]:Intersubjectivity literary theory is an outstanding ideological form 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theory. It is an important angle of view to study this theory by explor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it and subjective literary theory. The personal confirmation of the defects of subjectivity theory is the forethought of Yang Chunshi's turn from subjective literary theory to inter-subjectivity literary theory. This turn is manifested in the continuation and deepening of the criticism of subjective literary theory in the new philosophical context. In fact, the subjective literary theory and the inter-subjectivity literary theory are the theoretical writing of two link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under the construction theory of the subjective extension theory, and this connection is a critical relation.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詹艾斌;唐婷;欧阳小勇;;文学活动中主体性问题的当下思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杨春时;;论文艺的充分主体性和超越性——兼评《文艺学方法论问题》[J];文学评论;1986年04期
3 杜书瀛,张婷婷;文学主体论的超越和局限[J];文艺研究;2001年01期
4 童庆炳;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J];学术研究;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岗;;审美意识形态论是第一原理吗——对文学理论教学的一个想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黄书泉;;新时期文学:怎一个“颓废”了得——与《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作者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张亚骥;;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发生、发展及论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刘淮南;;从“自律”、“他律”看“文学是意识形态”及其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黎运汉;;汉言语风格成因的文化机制[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刘建国;;文学审美意识的意识形态性探析[J];保山师专学报;2007年03期
7 谭善明;;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张力——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论意识形态观念比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曹亚峰;;《阿凡达》中二元对立的颠覆和潜在殖民心态的交错[J];长城;2010年08期
9 朱立元;孙士聪;刘凯;;试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学的大发展[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董学文;陈春敏;;略论文学与意识形态之关系——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谈起[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单小曦;;“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命题解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2 周波;;展望与探索——关于新世纪文艺理论走向问题的再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3 李志宏;;意识形态不等同于观念上层建筑——“审美意识形态论”哲学根基分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4 董学文;李志宏;;文学是可以具有意识形态性的审美意识形式——兼析所谓“文艺学的第一原理”[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张卫霞;;文学:多因素有机统一的社会性创造活动[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徐珂;;文艺审美意识形态论辨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刘建国;;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意识形态辨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8 刘淮南;;文学是意识形态的问题[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9 生琳;;从文学作品的倾向性表现看“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不合理性[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10 李志宏;;新时期的文学意识形态问题研究[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叶虎;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思潮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马衍明;论文学自主性[D];复旦大学;2003年
5 王辉;迷恋与拒抗下的孤独守望[D];河南大学;2005年
6 魏家文;民族国家意识与现代乡土小说[D];武汉大学;2005年
7 徐亮;文学理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张素玫;与巴赫金对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范国英;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佳;新时期以来文学审美论的嬗变及其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科超;新理性精神文学论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丽;论新时期我国社会历史批评的转型[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晶;论龙应台作品的启蒙主义思想[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淑倩;何其芳文艺思想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杨永生;叛逆与突围:论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叙事规范[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施银贵;《红楼梦》与《爱玛》叙事艺术之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8 辛雅静;胡风文艺思想与现代性[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黄文祥;刘再复“文学主体性”理论回眸[D];苏州大学;2004年
10 李长中;回归文学本位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詹艾斌;“人民的”和“为人民的”——毛泽东现代文艺思想略论[J];理论与创作;2003年06期
2 陈燕谷;靳大成;;刘再复现象批判——兼论当代中国文化思潮中的浮士德精神[J];文学评论;1988年02期
3 西蒙·杜林,王怡福;文学主体性新论[J];文学评论;2001年02期
4 杜书瀛,张婷婷;文学主体论的超越和局限[J];文艺研究;2001年01期
5 董光璧;信息时代的中国文化战略问题[J];文艺研究;1998年04期
6 费孝通;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在“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国际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李泽厚;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艾斌;;主体伸张理路之下的文论建构转向[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2 詹艾斌;;主体伸张的文学理论建构理路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04期
3 詹艾斌;;现代性价值的诉求——从主体性文论到主体间性文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4 麦克·瑞安;李昀;;马克思主义与解构:批判性的关联[J];现代哲学;2008年02期
5 詹艾斌;;文论建构价值诉求理论视角的缺乏——反思主体间性文论的一个重要维度[J];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169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169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