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的歌坛代表物_艺术与文化的物化年代
本文关键词:艺术与文化的物化年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艺术与文化的物化年代
2010年09月08日00:00
文化被视为人类跨越自然的实力或从力量王国奔向自由王国的一种中介,它历来被赋予一种超自然、超物质、超实力的精神特质。具体地说,文化作为人类自己创造的符号表意系统,它总是指向社会的一种高雅的和精神性的目的,而政治、经济、军事、贸易、外交等似乎都被视为是达到这种高雅的精神目的的手段而已。原因不难理解:文化更多地被理解为特定时代精神或理智发展的最高境界或水平的标尺。由此,文化总有种超越于具体“物”之上的高雅精神特质,“要追求内涵意义”。文化正是要通过创造符号表意系统,去追寻超越于具体“物”之上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意义。如果说,自然代表人类的外化的、实力的或物化的状态,那么,文化则代表人类的内化的、精神的或心灵的状态。
但是,近十年的艺术新景观,却让我感受到文化的某些与此不同的别样风貌:文化似乎正越来越经常地和偏好地指向它原本应当尽力超越的现实的“物”,并且还竭力展示它的影响现实生活的“实力”,而非原本被强化的精神之力。马克思早就揭示商品社会中劳动关系已被商品化或物化了,出现了“商品拜物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卢卡奇发现,资本主义社会已把“商品拜物教”进而演变成社会关系中的普遍的“物化”(reification)状况了。过了大约半个世纪,鲍德里亚则从“物”的象征意义的需求出发探讨消费社会及消费文化,发现“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丰盈的“物”对消费者来说不仅仅是生活的实用物品,而同样是其日常生活中的丰富的想象、欲望、幻想等的投射处,当然也是其现实社会身份和地位的表征。
文化的物化年代,或许暂且可以作为对一种文化意识或文化理念新趋向的描述性术语来使用,指的就是文化的内在精神性功能被弱化而其外在的物化功能被强化的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演变状况,也即人们的符号表意系统或象征形式系统的价值取向,不是指向内在精神世界而是相反指向外在物质世界。当各种文化产业以其艺术产品争先恐后地满足人们对“物”的追逐、窥视和占有等欲望,通过直接指向现实的“物”而赢得票房、收视率、上座率、销量等时,我们难道不正是置身在文化的物化年代?只是这里的“物化”(thingfication)与卢卡奇意义上的“物化”(reification)虽然在内涵上相互关联和延续,,但所指已有重要变化了。如果说,物化在卢卡奇那里主要是说人与人的关系普遍地被演变成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那么,物化在我们这个年代则是指不仅劳动或社会关系被普遍地物化,就连原本以为可以超越于物化之上的文化也直指事物、实物、财物或东西本身了,也就是说连艺术符号表意系统的象征性或表征性也被实物化了或直指现实中的物或实物。艺术作为文化的主要形态之一,本来是要超越人类的自然或实物层面而提升到精神高度,但现在却反过来把人重新拉回到自然或实物层面。这样,作为市场经济时代的文化产业,艺术凭借商品、技术、身体等手段日益凸显“物”的诱惑力,从而越来越蜕变为与“物”纠缠不清的经济、产业、技术等行为。面对这样的物化现实,当前美学及艺术学何为?问题就提出来了。
摘自《中国图书评论》第8期 王一川 文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本文关键词:艺术与文化的物化年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7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17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