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建设项目公共安全管理_作者:李静电影《逃离德黑兰》的低碳策略

发布时间:2016-12-19 19:54

  本文关键词:数字艺术公共安全机制引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下中国影视艺术正呈现出日趋严重的“低俗化、虚假化、自由化和致瘾化等高碳趋势”,①遏制影视艺术高碳化的根本之策在于开发低碳艺术文本。2013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为我们开发低碳影视文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值得深入探讨。

  

  从重大历史事件中挖掘真实人性

  所谓低碳艺术,是指“在文本构成上实现艺术真实,并能激发受众陶冶型自由情感,具备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思想等德性价值的艺术文本”。②

  艺术真实包括直观真实、客观真实、主观真实和超现实真实四种主要类型,其中,客观真实是构成低碳艺术文本的充要条件。③

  所谓客观真实,是指一个艺术文本呈献给受众的一种普遍的理性认知或内蕴,其中最核心的是对真实人性的表现和再现。

  奥斯卡艺术家一向善于从重大历史或现实题材中彰显人性的善恶与真伪。《逃离德黑兰》再次向我们证明了这一屡试不爽的艺术法则。这部作品构建于“伊朗人质危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之上,非常类似于历史版的《泰坦尼克号》和现实版的《拆弹部队》的素材甄别和遴选机制。毫无疑问,突如其来的生命危机最能考验和彰显人性的善恶、美丑与真伪。奥斯卡艺术家深谙此道。所以他们将已经尘封20多年的一段在伊朗发生的美国人质危机事件重新用影像还原在世人面前,然而世人这次所看到的再也不是20多年前的那个同样危机四伏的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事件,而是一出惊心动魄的人性悲歌。在我们所看到的这样一出人性悲喜剧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依旧,民族之间的仇恨依旧,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依旧,甚至基本的历史事件框架依旧;然而,透过这些浮于影像表层的冲突、矛盾和争斗,真正吸引我们的是这些表象背后的人性挣扎,是人性与政治、种族、文化和世俗惯例等的英勇抗争与懦弱无助。《逃离德黑兰》的影像表达不仅达到了直观真实,更彰显出生命价值在国家价值、民族价值、文化价值中的分量,实现了对真实人性的再现与表现,实现了客观真实的最大化。

  

  表演彰显人性真实

  演员的表演是一部影视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逃离德黑兰》中的救赎动作主体是美国中情局的一员托尼, 其扮演者是兼做此片导演的本·阿弗莱克,他的表演使得整个故事合理、合情,将艺术真实发挥到位,达到了典型的“低碳表演”水准,低碳表演也是构成“低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托尼在家庭出现危机的时刻接到了上级解救伊朗人质的命令,其个人家庭的矛盾与国家遭受的危难有了交集。托尼在家庭的影响下低落沉默,但临危受命必须挺身而出,这首先凸显了其以大事为重的敬业精神,除了敬业,在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展示中,还渗透出了他对于伊朗人质的人文关怀。与此同时,在工作压力剧增的时刻,托尼给儿子打电话这一行动又使得他绝处逢生,无意间得到了解救人质的方法。这样两条线索的安排,不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展现出亲情与家庭的温情一面,使这样一部原本题材沉重的影片更具人情味,表露出了家与国共有的价值追求。

  托尼这个角色本身被塑造成了一个沉稳冷静而又有责任感的形象,男主角的面部特写反映了他的内心活动,而他抽烟、凝视、徘徊等动作的重复,也在镜头前生动地展现了人物选择的艰难与责任的沉重。其中,他去伊朗前夜将手上的戒指缓缓摘下,一个手部动作的特写,体现出了托尼舍小家为大家的责任与决绝。观众看到此段落能被激起强烈的“自由情感”,④为他的勇气和责任感叹服。这一系列的段落,也为后面剧情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物基础,并为“人质被托尼救出”这一结局做了铺垫。

  但是在人物的处理中,创作者并没有把他刻画得高大威猛、果敢智慧,在影片的后半部分,美国政府因为害怕“Argo计划”不成功而损害国家利益和颜面,临时决定撤销救援计划,托尼接到命令后,左右为难,一边是急需营救的人质,一边是上级命令,影片通过托尼坐立难安的中近景镜头,叠化渲染了人物内心的纠结,并穿插剪接了一两天之中刚刚接触的六名人质的音容笑貌,最终天亮时分,托尼决定违反政府命令,继续救人行动。这种选择既是人性决胜政治的生动体现,也让观众在人物的内心挣扎中看到了真实的人性表现——如果托尼在进退维谷的情形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任意一方,都是不符合常理的。通过短短几个镜头的叠化组接,展现出男主角选择时期的艰难与犹豫,使影片中的人物塑造上升到客观真实的水平。

  此外,片中两位“电影专家”形象鲜明。为了拯救美国同胞这一正义行为,他们放下各自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策划“Argo计划”中来。他们的人物语言设计具有特色,尽管在危急时刻,两人依旧展现出了鲜明个性——爱开玩笑,爱说脏话,人物固执而又真诚的特点都由其语言和行为风格展示出来,在镜头面前立体、真实。

  

  情节设计符合因果律和可能律

  除了演员“低碳表演”模式的运用,影片的情节设计也是体现其艺术真实的重要方面。

  影片的节奏松紧有度。在美国政府商议救援对策时,电影节奏逐步加快,给观众一种紧迫感,令观众有一种救人大事迫在眉睫的紧迫感,侧面深化了生命的无价性,也体现出美国政府对公民生命的珍视。而每次申请“Argo计划”遇到的困难被一一化解后,叙事节奏都稍有减弱,同时穿插一些弱情节片段,稀释紧张的情绪,展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

  除此之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童工将碎纸条修复还原”一系列镜头的使用,有利于加重紧张的氛围,当观众看到照片被拼凑出来,漏网的人质的脸一个个浮现出来时,他们的“自由情感”被激发出来,观众会不由自主地为片中人物的命运担忧,而暴力的伊军拿到照片表情狰狞的刻画就更揪紧了观众的心。这种重复蒙太奇的运用加快了影片的节奏,也为电影的表达添了浓墨重彩之笔。

  与之相类似的另一个特点,是“新闻片段的展示”。电影中多次出现了与相关时段对应的新闻画面,展现了伊朗人在新闻中的言论、伊朗人对美国人质的态度、两国内部混乱的场面等。可以说新闻片段的添加,本来就使得电影看起来更具历史真实感,这令人们眼中演员通过表演而展示的内容,通过陈旧而真实的新闻片得到了印证,这是体现影片艺术真实的一个侧面。

  归纳来看,影片中的“弱情节化段落”,多处重复蒙太奇段落,都为电影的节奏做出了重要贡献,前者深化了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使之更具人性关怀,充满温馨和真实之感;后者推动情节发展,设置了悬念,令高潮部分一次次被深化,最后达到极致,充分激起观众的自由情感,令观众身临其境地融入艺术作品之中,从而得到心灵的震撼与对人性的反思。影片叙事节奏通过一系列环节被控制得十分真实可信,这也是低碳艺术的必然要求。

  注释:

  ①马立新:《数字艺术公共安全机制引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3期

  ②③马立新:《数字艺术德性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④马立新:《数字艺术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8~118页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4年2月中


  本文关键词:数字艺术公共安全机制引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0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20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4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