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跨文化视阈中的“零余者”——郁达夫和葛西善藏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7 17:08
【摘要】:本文从跨文化形象学的视阈考察了日本著名私小说作家葛西善藏和中国作家郁达夫对"零余者"形象的不同想象,分析了世界文学中的这一经典形象的东方化历程及中日文化差异下"零余者"形象的演变过程。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imageolog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ifferent imaginations of Japanese famous private novel writer GE Xishanzang and Chinese writer Yu Dafu on the image of "zero surplu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rienting process of this classic image in world litera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image of "zero surplus" under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日本小说家与郁达夫"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SJB750017)
【分类号】:I0-03;I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小瑞;;别有魅力暗处生[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余晓慧;;多元异质民族文化的宽容与互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武继平;;1936年郁达夫访日史实新考[J];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01期

4 刘然;;哲学视阈下的创新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孙文刚;汪金;韩仁生;;大学生感戴量表(GRAT)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1期

6 岳长红;柏宁;;医学史视阈下医学与宗教的不解之缘[J];医学与社会;2010年03期

7 陈明华;;从《美学散步》透析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文化关怀精神[J];名作欣赏;2010年09期

8 马建智;;中西诗学比较的依据和路径[J];名作欣赏;2010年08期

9 冷宣强;;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郑明阳;;论郁达夫序跋文的特色与价值[J];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集文;宁小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战略——生态平衡理论的视阈[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元善;孙台维;;市民社会视阈下我国乡镇政府决策伦理的构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韩艺;;博弈论视阈中的腐败治理困境透析及消解[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胡正强;;郁达夫的教育实践及教育思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5 付志勇;冼枫;;虚拟环境中的设计团队管理模式研究[A];创新设计管理:2009清华国际设计管理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徐元善;孙台维;;市民社会视阈下乡镇政府决策伦理的建构[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丽萍;;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栾伟;张晓红;赵爱平;陆丽清;;美国移民护士的文化适应[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李爱军;邵鹏飞;党建武;;情感表达的跨文化多模态感知研究[A];第十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暨国际语音语言处理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黄丽洁;;浅谈语文教学对人性美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丽敏;“世博论坛·水上旅游与城市生活”在上海举行[N];中国贸易报;2010年

2 《新文学史料》执行主编 郭娟;穷文人,富文人[N];经济观察报;2010年

3 梁向阳 延安大学文学院;是“创新”还是“炒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邬帅莉 李林霞 程国媛;为人父母,需要大智慧[N];山西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光明;比较文学: 从深圳再出发[N];深圳商报;2010年

6 韩少功;寻找语言的灵魂[N];人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毛莉;日本制造不再可靠?[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武穴市实验高中 柯宇保;语文课堂教学应找到好钥匙[N];黄冈日报;2010年

9 鲍勇剑;请不要为丰田悲戚[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林义成;应重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索[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青汉;希伯来文化关联中论鲁迅在暴力面前的困境[D];兰州大学;2006年

2 宗先鸿;卢梭与中国近现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勇;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树萍;北新书局与中国现代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冯冠军;坚守与超越[D];新疆大学;2006年

6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席建彬;论现代小说的诗性传统[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林大津;跨文化言语交际:互动语用修辞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赵亮;海外体验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宫下正兴;以日本大正时代为背景的郭沫若文学论考[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铁军;跨文化激励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敏;临水映照彼岸花[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梦莹;从《儿子与情人》、《沉沦》看劳伦斯和郁达夫的悲情世界[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4 付鸿霞;寻找《围棋少女》在法国接受中引起共鸣的因素[D];厦门大学;2009年

5 高莉萍;中国文化专有项在《新编大学英语》中缺失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段耀沛;旅游英语翻译主体教学的神思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金美英;韩中跨文化同形异义词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安美兰;对20世纪20年代初中韩短篇小说中一人称叙事模式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9 黄体锐;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创作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10 张婷;论主体间性视阈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D];广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46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246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4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