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意识形态:历史贡献与理论局限
[Abstract]:"Aesthetic ideology" is a concept invented by Chinese scholars in the late last century. As a product of the special stag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theory of "Aesthetic ideology" broke through the shackles of the extreme left thought at that time. It opens a way for the struggling literature to move towards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which is an innovation of the basic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the result of literary theory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But it is only a transitional concept produced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society. It is logically a theoretical continuation of literary ideology and belongs to theoretical improvement rather than revolution. The proposition has five kinds of logic defects: im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rting point, ambiguous grammatical relations, contradictory connotations, empty denotation, invalid experience and logic, which are difficult to base 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essence theory or the original theory.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I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元骧;;我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解[J];文艺研究;2006年08期
2 钱中文;文学理论反思与“前苏联体系”问题[J];文学评论;2005年01期
3 钱中文;;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逻辑起点及其历史生成[J];文学评论;2007年01期
4 董学文;马建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献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方元务,张继延;美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启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王丽丽;中国近现代文学与读者[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李洲良;阐释的权利:《公》、《z@》释例举隅——春秋笔法与今文经学(上)[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5 晁福林;;从上博简《诗论》看文王“受命”及孔子的天道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汤宇华;大众文化与“大众的文化”、“文化的大众化”[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吴从祥;论汉代今古文之争对汉代今文经学的影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刘长江;汉代法政体制述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杜晓果;;论先秦儒家孝道在汉代的演变[J];沧桑;2006年05期
10 江正云;网络文学的文化特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单小曦;;“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命题解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2 周波;;展望与探索——关于新世纪文艺理论走向问题的再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3 朱敏彦;齐卫平;;上海抗战文化的发展与抗争[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范玉吉;;毛泽东文艺思想对涉法文学的现时代意义[A];延安文艺与先进文化建设研究——“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马泽;薛惠;;莫待山穷水尽时——对当下文学品位的思考[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燕世超;;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论质疑——向童庆炳先生请教兼论文学的情感语言艺术本质[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董学文;;中国化:泥泞的坦途——试论中国当代文论与西方文论的关系[A];当代中国与它的外部世界——第一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黄红英;;浅析新时期下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A];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第四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郑滋斌;;《诗经·郑风》两篇《叔于田》诗的再读[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10 刘毓庆;郭万金;;汉代天道圣统思潮下的《诗》学定位[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傅绍良;唐代谏官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冯昆思;试论云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阳文风;宗白华与中国现代诗学[D];暨南大学;2003年
7 高一农;汉赋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林琳;《黄帝内经》与《淮南子》比较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9 程勇;汉代经学视野中的儒家文论叙述[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陈徽;性与天道——戴东原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梦湖;关于“后新时期”文艺观念变革的若干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秦良杰;个人与历史——十七年长篇小说一个角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范庆伟;民间意识与臧克家的前期诗作[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杨高平;板块与反讽[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丽;论认识论与体验论相融合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永生;叛逆与突围:论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叙事规范[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磊;文化学方法论与新文学流派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杜志国;《焦氏易林》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9 杨鹏程;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薄一波的经济思想平议[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10 许雄波;越名教而任自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董学文;马建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献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1期
2 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文学评论;2001年05期
3 李衍柱;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J];文学评论;2002年01期
4 童庆炳;;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J];文学评论;2006年01期
5 钱中文;论文学形式的发生[J];文艺研究;1988年04期
6 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文艺研究;2002年06期
7 曾庆元;再论文学理论学科的合法依据——兼答王志耕的《文学理论:走在路上》[J];文艺争鸣;2002年06期
8 童庆炳;再论中华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视野——兼与胡明、郭英德二位先生商榷[J];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桂芝;;论文学本质的情感体验维度——从文学本质两次争论说起[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杨金桃;;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再认识[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梁福根;;丰子恺“艺术兴学”的教育实践和理念方面的贡献[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彭海云;;从“审美反映论”到“综合创新论”——对文艺学30年发展历程透视及建设的思考[J];文艺评论;2011年07期
5 蔡武;;“六合一家 心心相印”[J];文史知识;2011年07期
6 谷鹏飞;赵琴;;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身份认同的曲折——1949年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学科史检讨与反思[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金鲜;;韩中近代女性作家吴孝媛与吕碧城比较研究[J];学术界;2011年06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蒙丽静;审美意识形态论:蕴涵张力与平衡[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童庆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童庆炳:文学理论的中国话语从哪里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程勇;自主与多元[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邢建昌;理论讲述的科学性问题[N];文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宇松;奈达翻译理论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郭富平;1990年代以来文学本质界说范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3 侯平川;“中马”文论概念体系的形成与“苏马”文论渊源[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焦娟芳;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本质观及其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04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304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