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背景下的文艺生产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existence, modern electronic media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as the core have and will continue to affect our literary and artistic ecology. These technologies bring true convenience and benefit to the art production in the post-technological era, and promote the innovation mechanism and transformation path of the art production. Multimedia discourse not only increases the game pleasure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but also promotes the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multiple subjects, and absorbs the thoughts and wisdom of the social public instantaneously in a hypertext stereoscopic way, thus promoting the popularity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Although this drive still has many unsatisfactory points, but from its mainstream level, the creative personality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writer can be expanded, the Chinese writing should have a spiritual rhyme again, and the role enlightenment of network literature has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The trend of integration between styles has been highlighted. This means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technology, the overall ecology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production activities is being adjusted.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研究”(06BZW001)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子项目(05JJD750.11-44007)
【分类号】:I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衍柱;数与美绘制的时代镜像[J];东方论坛;2003年02期
2 陈定家;;“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3 田皓;当代文学媒体化生存论略[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张鸣年;“文化”与“文明”内涵索解与界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刘鹏;当代工人阶级先进性问题探讨——论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和马克思工人阶级先进性理论的生命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唐建生;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黄育才;正确看待当前的汉英混用现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潘德荣;回顾与反思:关于马克思主义诠释学的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张跃进;论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锦芳;;中西文化下广告翻译的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方欣欣;;听力课中引入外来词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的实验报告[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鑫;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陈斌;私营经济发展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曾祥正;信息网络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王强;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钟庆才;人力资本产权与实现机制分析[D];暨南大学;2002年
8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清华大学;2000年
9 陈柳;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10 刘家新;政府储蓄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黄薇;“债转股”的进退机制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5 肖江;生态科学观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冷小青;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环境道德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潘龙刚;语感、语言意识与语文教学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卫军;证券市场风险的法律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9 许学征;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媒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马霖;村民自治与中国民主化进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南帆;游荡网络的文学[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04期
2 南帆;电子时代的文学命运[J];天涯;1998年06期
3 陈晓明;挪用、反抗与重构——当代文学与消费社会的审美关联[J];文艺研究;2002年03期
4 费多益;;超文本:文本的解构与重构[J];哲学动态;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秋实;市场与精品“两难”选择刍议[J];文艺评论;1995年01期
2 陈学璞;艺术生产力论[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叶向东;论文艺生产方式[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6期
4 叶良钧;文艺非商品论与文艺生产滑坡[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5 陈献珩;;文艺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J];实事求是;1986年02期
6 孟凡生;何志钧;;消费文化与当代文艺生产消费的新变[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王红;李志艳;;辉煌与缺陷:论消费文化对当代文艺的影响[J];学术论坛;2009年04期
8 段新桂;漫谈文艺商品化[J];学习论坛;1998年08期
9 韩贺金;;近代文艺资本化生产方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10 张祖健;;文艺经纪原理序说[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游小波;;对市场经济与当代文艺发展的辩证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嵇山;;论“敌对”[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刘彦钊;;坚持两点论 辩证看问题——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文艺管见[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王之望;;尊重规律,拓宽路子,大力繁荣文艺创作——党的三代领导人对文艺规律的认识、揭示和运用[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5 何志钧;;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从西方到中国[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6 戴国斌;;文艺生产的武侠人格[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7 孙亭;;21世纪文艺擂台的新霸主——大众传媒文艺兴盛的历史必然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8 陈定家;;当代媒介发展与文艺变革[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化部部长 蔡武;加强文艺生产创作引导 促进精品力作不断涌现[N];人民日报;2011年
2 高文强;文艺生产要有的放矢[N];人民日报;2011年
3 冯宪光;认识文艺生产的新格局[N];文艺报;2007年
4 周静;一路走来[N];贵州日报;2007年
5 孙伟科;促进文艺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N];文艺报;2005年
6 肖云儒;大众传媒与文艺新变[N];人民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龚永泉;李源潮:再好的表演,没有观众只能算练功[N];人民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跃波;姹紫嫣红满目春[N];安徽日报;2009年
9 师轩;借助政策引导依靠多方努力文化产品生产异彩纷呈[N];陇东报;2010年
10 李洁非;对当前文学的印象、观察和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超昭;中央苏区文艺体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韩贺金;中国文艺生产对作家价值取向的影响[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超;权衡“效率”与“品格”[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吕晓春;数字化环境与新世纪文学[D];鲁东大学;2011年
5 王丹;数字化时代的文艺消费[D];中南大学;2009年
6 李莉;论样板戏的文本、表演与生产[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92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39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