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学科的历史发展与时代反思——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百年回顾与现状评估
[Abstract]:As a new subject, comparative literature has a history of nearly 100 years in China, but the history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less than 30 years. Since the birth of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is new discipline has undergone three main historical stages of revival, free development and normative innovation. At present, it has become the third important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fter the prosperity of France and America. However,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in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t is found that the discipline concept, teaching idea, teacher echel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course design and textbook compil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for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ir root causes, so as to lay a mor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is new discipline to create new brilliance.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CSC97822032)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ZC0089)成果之一
【分类号】:I0-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介之;“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3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10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九华;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肖湘雄;走出小我樊篱,,迈进大我本体[D];湘潭大学;2004年
3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4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辜正坤;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及元—泛比较文学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胡铁生;对全球化的悖论及中国发展的再思考[J];东岳论丛;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超;;反思与前瞻——中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导高层论坛会议纪要[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2 曹顺庆;罗富明;;“失语症”与中国文论的“话语转换”[J];红岩;2011年S2期
3 付飞亮;;略论类型学与历史类型学的异同[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谭佳;;“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会议综述[J];文学评论;2011年04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汪介之;;有关比较文学学科定位的两个问题[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2 王宁;;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国际背景、研究现状及未来走向[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3 ;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袁国女;第九届中国比较文学年会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陈菁霞;中国比较文学的国际化战略[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斯洛伐克科学院研究员 高利克 本报记者 陈菁霞 采访整理;中国比较文学的两次“回归”[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褚国飞;乐黛云:从世界的文学视野看中国比较文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王福和;比较文学著作应该怎样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宋德发;读胡良桂的《世界文学与国别文学》[N];文艺报;2005年
7 徐立钱;新世纪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重要收获[N];文艺报;2006年
8 雯娇;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程玉梅;比较文学的昨日与今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谢天振;译介学研究:中外文学关系新视角[N];社会科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安博;归化与异化: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百年流变[D];苏州大学;2007年
2 卢玉玲;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D];复旦大学;2007年
3 刘小刚;创造性叛逆:概念、理论与历史描述[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慧娟;乐黛云与中国比较文学[D];郑州大学;2008年
2 闫欢;话语权力与文学经典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慧玲;意识形态、诗学与英语意识流小说的汉译[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05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405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