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向内转”到“向外转”——从《生态批评的空间》来看鲁枢元近年文艺观的转变
[Abstract]:In 1999, Mr. Lu Shuyuan published an article entitled "turn inward" in the Southern Literary Circle (issue 3 of that year).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review of his thought of "turning inward" in the 1980s and its influence on Chinese literary and art theory. Ten years later, we can find the change of his literary ideas.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践;以实学精神克服拜金主义[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方敏;;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内涵和实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王琳;后现代主义的新发展[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4 冯周卓;后现代文化与管理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何淑英;;后现代精神:卡尔维诺小说的生态存在意蕴[J];东岳论丛;2008年01期
6 张旭平;建构与解构:主体在现代、后现代哲学中的命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饶小军,邵晓光;边缘社区:城市族群社会空间透视[J];城市规划;2001年09期
8 曾耀农;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新时期影视[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2期
9 李光福;知识经济、后现代及知识分子断想[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李业才;后现代精神与教学论转向[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鹰;乔瑞金;;技术的文化解释学:对人类“自身”一种新的理解[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2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李世雁;;现代生态学的后现代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刘国清;;诗歌与治疗:论泰德·休斯的自然诗[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世雁;翟波;;建设生态伦理浅论——科技伦理的自然与社会走向[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践;;第二十六章 以实学精神克服拜金主义[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7 曹东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现代经济增长癖的形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8 肖靓莎;彭希林;;浅析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对大学生学习力的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张庆麟;;析欧洲货币联盟的超国家性质[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吴安春;;西方“德性论”哲学视野中的创造观及其教育价值——兼论西方“德性论”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方亭;未完成的主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斌;环境正义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炜;伊格尔顿的解构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5 王鹤岩;罗蒂后哲学文化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刘国清;从断裂到弥合:泰德·休斯诗歌的生态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清明;高校德育主体和谐初论[D];西南大学;2008年
8 何菊玲;教师教育范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俊秋;当代影视剧中的“清宫戏”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胡华;夜态城市[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敏;后现代课程理论中人的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侯代芬;后现代生存困境中的悲剧精神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军太;唯物史观语境中的现代性话语批判[D];苏州大学;2009年
4 张福永;从人天关系探荀子生态智慧[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立侠;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观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永兰;论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在美国》与《火山情人》[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金星;论实践主体的发展与在当代的自我超越[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建华;探寻生者深沉的迷惑[D];兰州大学;2008年
9 靳泽明;科学技术视域中的人的全面发展[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高春民;生态美学:一种新的美学形态[D];新疆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芬;开拓绿色批评的视野——当代中国生态批评研究综述[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王莉娜,苗福光;生态批评述评[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4期
3 王宁;文学的环境伦理学:生态批评的意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1期
4 胡志红;生态批评与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视域中的西方生态批评[J];当代文坛;2005年02期
5 赵薇;生态批评早期研究述评[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埃里克·托德·史密斯 ,王茜;抛弃主体性——反思生态批评的动机[J];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01期
7 孟宪印,高全喜;《红字》的生态批评解读[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韦清琦;方兴未艾的绿色文学研究——生态批评[J];外国文学;2002年03期
9 劳伦斯·布依尔,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访劳伦斯·布依尔[J];文艺研究;2004年01期
10 刘蓓;生态批评研究考评[J];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应全;;生态批评挑战主流文化研究[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牛晓梅;;从“艺术的生态意义”到生态批评的本土之根[A];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高明霞;;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黄浩;;批评失语症——90年代文学批评把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成慧芳;;广场文艺的生态批评[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剑澜;;生态主义话语:生态哲学与文学批评[A];审美与艺术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秦忠翼;邹正昌;;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康梅钧;;王国维文学批评:学无中西的现代性视角[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任一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特色——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笔记之一[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蔡钟翔;白岚玲;;金圣叹研究大有可为[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依可;我们究竟从哪里开始走错了路[N];文艺报;2003年
2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负责人 王诺;生态批评的界定与任务[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3 杨泽文;让生态批评面对整个文学现象[N];潮州日报;2008年
4 施秋香;生态批评研究凸显“中国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张皓 宋雄华;生态批评的多种声音[N];文艺报;2003年
6 石平萍;美国生态批评的环境转向[N];文艺报;2009年
7 刘蓓;生态批评:滥觞于文学之思[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杨泽文;生态批评:颠覆“文学是人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9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视野与尺度[N];中国艺术报;2005年
10 刘文良;悖论式平衡:生态批评 理论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清琦;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2 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D];山东大学;2006年
3 赵慧平;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复旦大学;2003年
4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宋丽丽;文学生态学建构——生态批评的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9 袁世杰;礼学重构中的荀子性恶论文艺观[D];苏州大学;2003年
10 焦中栋;论钱谦益的明代文学批评[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洁;生态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1999-2005[D];兰州大学;2006年
2 李(?);生态批评视野中的台湾原住民作家文学研究[D];华侨大学;2004年
3 单建国;人·自然·生态[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侯玉芹;大地的呼唤——19、20世纪英美文学中的“人与自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赵宇鸿;哈代三部小说中的生态批评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6 朱华;海明威作品之生态意识的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7 张素玫;论弗莱的文学批评[D];新疆大学;2003年
8 王敏芝;“传媒文学批评”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红霞;对奥斯卡·王尔德作品的生态批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高震;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反思与重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408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408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