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伦理学: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的“自由空间”
[Abstract]:Since the 1990's, literary criticism has tended to put more emphasis on theory than text. Literary criticism has become an empty lecture from theory to theory, ignoring the ethical value and aesthetic value of literary works. Literary ethics criticism is not only a method of historicism, but also a method of realism. This paper regards literary ethics criticism as a methodology. On the one hand, it combs the historical source of ethics and literary relations, and studies the various issues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writers, literature and readers, literature and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and morality. It is proved that the literary ethics criticism is of theoretical and innovative significance, and the ethical value of literature is the premise of literary aesthetic value.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the realistic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ethics criticism,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ethics criticism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can promot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ons and nations to seek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in controversy and "dialogue". And play 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cross-cultural bridge.
【作者单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清华大学外语系;
【分类号】:I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宁;西方文艺思潮与新时期中国文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科;经济全球化、全球问题与全球伦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李顺春;;生活与艺术——论尤金·奥尼尔的悲剧[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王宁;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文学[J];当代电影;1990年06期
4 曾艳兵;“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论艾略特的《荒原》[J];东方论坛;2003年03期
5 龚奎林;;穿透伦理 解读古今——刘玉平、周晓琳《中国文学的伦理精神》之我见[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6 张亚军;坠落的金箭——解读《洛丽塔》的三个关键词[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张亚军;先生足迹前人路——重读《约翰·契弗》[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付晓灵,张子刚;工程招投标中的伦理及经济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年10期
9 胡媛;;现代社会人类精神荒原的探索者——奥尼尔与乔伊斯创作现代性之比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李国华,吴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批评学——关于文学批评学的学科定位问题[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晓原;文化生态演化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流变[D];苏州大学;2001年
2 王琢;想象力论:大江健三郎的小说方法[D];暨南大学;2002年
3 王毓红;历时与共时:《文心雕龙》与《诗学》体裁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4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赵应云;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颖;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姚兴富;耶儒对话与融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陈吉猛;文学的存在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王文;庞德与中国文化[D];苏州大学;2004年
10 秦艳贞;朦胧诗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元富;透过精制的瓮[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甘滢;洪深与尤金·奥尼尔:影响与创造[D];苏州大学;2002年
3 焦锐男;焦虑中的抗争[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李琨;论汉代诗歌意象[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杜庆波;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犯罪问题[D];暨南大学;2003年
6 张玲;网络技术与伦理道德[D];天津大学;2004年
7 张治武;构建“全球伦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绍元;走向世界正义的现实乌托邦[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金晓雯;范式的转换:转型期大众文学的文化学阐释[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立宏;舍勒价值伦理学探析[D];中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宁;弗洛伊德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影响与流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化;;跨越时空的精神对接——哈姆雷特与昆丁的个体悲剧结构比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建国;;生态批评中的伦理因素[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陆耀东;;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几个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邹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用性与有效性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肖建荣;;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其他批评方法融合理论与实践初探[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李永虎;审美的超越[N];文艺报;2007年
2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 马博敏;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是一项有效的扶持政策[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期待艺坛多丛飞[N];中国艺术报;2006年
4 ;高扬新人文精神的旗帜[N];社会科学报;2002年
5 秦秀杰;艺术笔记[N];吉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茂生;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付雅辉;意境:生命之思的审美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邓莉欣;莫言和米兰·昆德拉作品中生命主题比较[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09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40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