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形式”及“形式研究”内涵新探——兼及新时期以来的研究综述
[Abstract]:The existence of art cannot avoid the question of form. The form is not only a simple form relative to the content, nor a simple technique or representation, but a deep meaning form in the represent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of art "form" and "form study" since the new period.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 it breaks through the viewpoint of simple form, dichotomy of content and western formalism school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new connotation of "form" and "form study". Specifically, the concept of form is extended to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with content,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artistic ontology, and the study of form is extended from the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language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formal beauty of the work.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分类号】:I0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桑农;宗白华美学与玛克斯·德索之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朱志荣;论宗白华美学思想的贡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陈育德;画形于无象 造响于无声——论音乐与绘画之通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杜绣琳;论《四体书势》中势的生命意蕴[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周乔建;静照与飞动——论宗白华的艺术哲学[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冯柯;试论视觉传达设计中“空白”留取的艺术价值[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朱永春;陈林清;;福州近代佛教建筑传承的文脉现象[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8 贺志朴;;审美教育和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张应中;宗白华小诗的生命意识[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毛宣国;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美学的现代性[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施旭升;;阴阳与虚实:京剧艺术的辩证法[A];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长庚;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D];复旦大学;2004年
5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6 伍明春;现代汉诗的合法性研究(1917-1926)[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高玉;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赵之昂;肤觉经验与审美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马汉钦;中国形神理论发展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雁华;诗化人生的现实栖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爱武;宗白华生命美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俞燕;“诗与真”的不倦探索[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4 薛荣莉;徜徉在学术与人生的诗意境界[D];暨南大学;2002年
5 余学玉;由理性向非理性过渡的桥梁[D];安徽大学;2002年
6 史爱兵;宗白华对中国艺术学的几点重大贡献[D];河北大学;2003年
7 王茜;古典审美理想的守望者[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思华;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与少年中国学会[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圣;康德论美的普遍性[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许凌冬;生态文艺学视域下的宗白华美学思想[D];扬州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晶英;;谈艺术欣赏的审美特征[J];艺术·生活;2003年05期
2 王智慧;;古希腊艺术的两极[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3 杨大春;;艺术直观与形而上学——从意识现象学视域到身体现象学视域[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7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华迦;冯宝兴;;郑季翘批判形象思维论始末(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4)[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正平;论艺术创造中的艺术想象[N];光明日报;2002年
2 陈超;寻求“综合批评”的活力和有效性[N];文艺报;2007年
3 吴奕,
本文编号:2432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432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