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艺学中形式范畴的语义分析

发布时间:2019-03-11 08:35
【摘要】:正一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文艺学中的形式范畴从被接受到被广泛使用,百年来已经深深扎根于我国文艺学的传统之中。然而,与西方类似的是,形式范畴的内涵一直在变化,至今也没有一个完善的定义。运用者可以拓宽它的外延,也可以赋予它新的内涵,甚至含混不清、前后矛盾的使用它。它的持久的生命力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它,它的歧义百出又让我们感到言说的困惑。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呢?一种意见认为,既然这个词含义不定,为准确清晰起见,不如给它宣判死刑,用其他含义确定的范畴替代它。然而又用什么范畴来替代它呢?即使最接近它的范畴同样也是含混的。况且,语言的约定俗成的力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western learning, the formal categ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has been deeply rooted in the tradi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China for one hundred years, from being accepted to being widely used. However, similar to the West, the connotation of the formal category has been changing, and there is no perfect definition. The operator can broaden its extension, or give it new connotation, even ambiguous, paradoxically using it. Its lasting vitality makes us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it, and its ambiguity makes us feel confused. How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One view was that, since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was uncertain, for the sake of accuracy and clarity, it would be better to sentence it to death and replace it with other defined categories. But what category does it use to replace it? Even the category closest to it is also vague. What's more, the force of the convention of language
【作者单位】: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分类号】:I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小莉;巴赫金的形式方法:意义与结构——解读《文艺学中的形式方法》[J];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董宏;;解开斯芬克斯之谜——论赵宪章的文艺学“方法”研究[J];语文学刊;2008年01期

3 王金龙;;文艺学中内容/形式范畴述论(1900~1949)[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朱国华;;转智成识:论文艺学的逻辑出发点[J];文艺争鸣;2008年05期

5 徐缉熙;;开阔眼界 活跃思路——浜田正秀《文艺学概论》读后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6 晓风;;一段历史的复活[J];读书;1991年04期

7 郝敏;;关于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中的“形式”[J];语文学刊;2007年S2期

8 宋学清;;浮出历史地表的“文学性”——西方文论中关于文学形式的研究[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Γ.波斯佩洛夫 ,立早;文艺学的科学性[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8期

10 林兴宅;;运用象征范畴,重建文艺学体系[J];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亮;;论文学时代的文艺学[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李益荪;;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复归”[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杜书瀛;;百年扫描——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回顾[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毛庆耆;;关于文艺学概念涵义问题的讨论[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5 毛庆其;谭志图;;论社会主义文艺学学科建设[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刘淮南;;文学是意识形态的问题[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何国瑞;;《讲话》中的文艺学基本原理[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六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8 李衍柱;;马克思主义人论和文艺学[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摘要汇编 北京市文艺学会[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生琳;;从文学作品的倾向性表现看“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不合理性[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邵宏;文艺学与比较文艺学[N];文艺报;2001年

2 王 沁;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研究[N];学习时报;2005年

3 欧阳友权;我们去哪里触摸文艺学前沿?[N];文艺报;2005年

4 胡经之;文艺学多些对话好[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王卓斐;我国现阶段的网络文艺学研究[N];文艺报;2006年

6 程正民;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多种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郑端;美学文艺学研究的新态势[N];文艺报;2003年

8 周雪梅;继承与拓展[N];中国艺术报;2003年

9 ;高扬新人文精神的旗帜[N];社会科学报;2002年

10 王德胜 杨光;“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边界”问题[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平;汉语部分句式的形式语义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2 王丹;语言意识与语言批评的演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陆敏;文艺学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层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4 余继宏;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家具形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王妍慧;“表现性形式”的历史呈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由丽萍;构建现代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技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顾志伟;面向结构化数据的视频检索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刘媛;视频搜索结果的重排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姜红;与陈述、指称相关的现代汉语语法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王刚;社会学视野下的新时期文艺学知识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宣宇;基于主题会话的语义分析工具的研制[D];湖南大学;2005年

2 张明芹;AB式象声词的重叠形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阮贵义;汉语借用动量词及相关问题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简榕蓉;现代汉语动词计量的语义分析及教学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宋光鹏;文本的情感倾向分析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6 谢慧萍;现代汉语动词表层语义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7 梁良;异种程序设计语言间的翻译模型设计及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李利霞;微型数据库引擎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贺阳剑;基于格语法和VerbNet的问答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肖伟;基于语义的BLOG社区文本倾向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38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438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1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