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述略
[Abstract]:The people of Taiwan in China have set up a civilized and educated image among the citizens of the global village, from the special education of art in Taiwan, the general education and art education in Taiwan's comprehens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general education and art education in Taiwan's public exhibitions.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six aspects of Taiwan's private art gallery and theme park,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Taiwan's life creative park, that its civilization and upbringing comes from the persistence of the Taiwan region for a long time, and permeates the general education and art education in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G642.0;J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通识教育[J];读者(原创版);2007年12期
2 许青云;;台湾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6期
3 曹颖磊;;通识教育的发展与现代教学改革——以某“211”高校为例[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4 刘清涛;;浅谈通识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3期
5 付以琼;;国学经典研读:高校通识教育的核心[J];大家;2011年17期
6 张楚廷;;何谓通识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9期
7 田芳;;信息社会背景下的通识教育与人才培养[J];黑河学刊;2011年08期
8 白兆锋;;大学通识教育研究述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9 聂霞;;试析中国倡导通识教育的原因[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7期
10 袁广林;刘秋莲;;大学通识教育价值功能探析[J];南都学坛;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燕;;台湾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定华;;梅克莱约恩在阿姆斯特学院的通识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崔伟奇;;论创新教育的“通识”基础——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田玲;;全球化背景下本科生人才市场需求特点及其对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影响研究[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5 刘惠民;张玉光;赵龙庆;姚孟春;;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丁玉贤;;试论通识教育对理工科大学发展的影响[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7 杨岚;;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人格培养[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刘焕云;;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公民意识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9 蒋凯;陈学飞;;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与中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陶永元;;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探索[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安梧;台湾通识教育发展现状[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王晓渔;通识教育的三种误读[N];文汇报;2008年
3 施志高;通识教育:通俗化还是教化[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梦薇;高校“试水”通识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武汉大学 冯惠敏;提高大学通识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9年
6 徐一川;没有制度化的通识教育堪忧[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赵柘锦;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N];厦门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贺林平;大学通识教育,何时不再“混学分”[N];人民日报;2009年
9 本报评论员 魏英杰;通识教育如何可能[N];杭州日报;2009年
10 ;大学通识教育:心灵的攀登[N];解放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赵立波;人文发展与通识教育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3 张东海;全人教育思潮与高等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戴联荣;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姚加惠;高等教育学制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海芬;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房欲飞;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筱轩;台湾地区音乐教师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汝霜;自由教育向通识教育的演变[D];汕头大学;2010年
2 曾德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皮凤英;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趋势研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肖章柯;我国高校地学类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王添淼;从学术讲座视角探索大学通识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石美萍;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伟娜;高校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李定国;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舒颖;通识教育课程个性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10 曾双宝;西南财经大学的通识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49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449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