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情怀:《论“文学是人学”》的两种成因
[Abstract]:Zhengyi is old and high-life, the same age as the May 4th Movement, has a reputation in academic circles, for a long time. Experts at home and abroad still talk about the literary elder, and still admire the courage of his theory that literature is a study of man. From today's point of view, Qian Gurong's famous essay "on Literature is Humanism"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Humanism") belongs to Wen Liang and Xi, regardless of the style and style of writing.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峰;;场域视野下的文学经典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殷学明;;文学经典的返魅重释[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范永康;;当代西方的文学政治学[J];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4 孙武臣;;人物形象是文学的母体——写作解析之九[J];名作欣赏;2011年25期
5 庄桂成;;中国文论现代转型中的“苏联”因素[J];当代文坛;2011年04期
6 王祖基;;论小说的思想内涵与道德立场[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7 张虎;;“俄狄浦斯情结”的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8 范永康;刘锋杰;;建构主义文论再反思[J];河北学刊;2011年05期
9 李金来;;文学现实境遇的精神生态价值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10 李芳;朱丽娜;董丽;;后网络时代大学文学教育随想[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臻中;;文学经典的现实解读[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2 溪云;;“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胡安江;;文本旅行与经典建构——寒山诗在美国的经典化[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赵牧;;文学教育:关乎我们的未来?[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志富;文学经典与人类困境[N];文艺报;2010年
2 金宏宇;文学经典的确认[N];人民日报;2002年
3 曹静漪 王卫东;强化文学经典意识[N];文艺报;2002年
4 全国政协委员 包明德;时常读读文学经典[N];中国艺术报;2008年
5 谭旭东;电子媒介与文学经典的当代危机[N];学习时报;2008年
6 童庆炳;“文学是人学”新论[N];学习时报;2002年
7 谭旭东;文学经典的生成及其价值[N];文艺报;2008年
8 孟繁华;21世纪:没有文学经典的时代[N];中华读书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杨少波;文学离我们有多远?[N];人民日报;2005年
10 王岳川;文学经典的魅力[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奚念;翻译在外国文学经典建构中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丹;当下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问题[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慧娟;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消解的原因探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圣礼;对正典的捍卫与坚守[D];山东大学;2008年
4 李月;文学经典的命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闫欢;话语权力与文学经典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范丽;权力与文学经典[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晶;论“文学是人学”的理论内涵及其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莉平;穿越经典黄昏的迷雾[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9 方,
本文编号:2449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449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