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宗白华美学言说符号的诗艺效应

发布时间:2019-05-15 21:59
【摘要】:宗白华的美学言说方式摆脱了一般理论研究注重逻辑推衍和概念思辨的框架,而是用诗一般的语言去探寻美,用个体生命的灵性去体悟美。他的美学言说潇洒灵动,亲切感人,具有诗化特征。他的美学言说不仅仅是用语符去"言说",还是其心灵世界与生命价值的一种圆满"呈现",他自觉地选择了一种更贴近生命感的富于灵性的诗化语言来演绎。学术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是宗白华美学言说的自觉追求,绘画的和音乐的文字是他的言说符号,而在字里行间流淌着他对于自然风物和人生际遇的深情,因此他的文章不仅充盈着思辨之智慧,更闪耀着灵性的光彩。
[Abstract]:The aesthetic speech of Zong Baihua is out of the general theory, which focuses on the frame of the logic and the concept thinking, but uses the general language of the poem to explore the beauty, and to realize the beauty with the spirituality of the individual's life. His aesthetic speech is smart and spiritual, and has a poetic character. His aesthetic speech is not only the expression of the "to say", but also a successful "presentation" of the world of his mind and the value of life, and he consciously chose a kind of spiritual and poetic language that is more close to the sense of life. The unity of the academic and the interest is the self-conscious pursuit of the aesthetic speech of the Zong-Bai-hua, and the characters of the painting and the music are his words and symbols, and his deep affection for the natural wind and the life is flowing between the lines, so his article is not only filled with the wisdom of thinking, It's a mor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清华大学出版社;
【分类号】:I0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志荣;论宗白华美学思想的贡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杜绣琳;论《四体书势》中势的生命意蕴[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周乔建;静照与飞动——论宗白华的艺术哲学[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冯柯;试论视觉传达设计中“空白”留取的艺术价值[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朱永春;陈林清;;福州近代佛教建筑传承的文脉现象[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6 贺志朴;;审美教育和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张应中;宗白华小诗的生命意识[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侯力,张玉;论魏晋玄学与审美范畴形成的关系[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钟以俊;论人格塑造与教育的审美化[J];教育导刊;2003年Z2期

10 刘春雷;;静了群动 空纳万境——试论审美静观与审美观照的美学意蕴[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萧湛;;论宗白华美学的伦理学内涵[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施旭升;;阴阳与虚实:京剧艺术的辩证法[A];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永春;《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长庚;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D];复旦大学;2004年

6 伍明春;现代汉诗的合法性研究(1917-1926)[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高玉;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马汉钦;中国形神理论发展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雁华;诗化人生的现实栖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爱武;宗白华生命美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俞燕;“诗与真”的不倦探索[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4 程倩;中西方古代设计艺术思想渊流初探[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5 薛荣莉;徜徉在学术与人生的诗意境界[D];暨南大学;2002年

6 余学玉;由理性向非理性过渡的桥梁[D];安徽大学;2002年

7 谭佳;李泽厚的人生论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茜;古典审美理想的守望者[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思华;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与少年中国学会[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莫先武;现代意境理论的生成[D];苏州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仲华;《女神》浅谈[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0期

2 朱彤;艺术家与艺术美[J];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01期

3 石花;田汉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组织成立[J];剧本;1980年06期

4 吴海发;《学灯》编发郭老诗稿的是谁?[J];人文杂志;1981年02期

5 年;解放以来康德哲学著作出版简况[J];哲学研究;1981年04期

6 郭良夫;;石心的金子——邓以蛰和他的《艺术家的难关》[J];读书;1981年07期

7 李泽厚;;宗白华《美学散步》序[J];读书;1981年03期

8 钱光培;向远;;“少年中国”之群——现代诗人及流派琐谈之三[J];文学评论;1981年02期

9 孙克恒;;《女神》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10 苏政勋;“空白”美的断想[J];当代文坛;198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衍柱;;“天下同归而殊途”——谈中国现代文艺学建设的三种不同模式[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全国美学会议开幕各单位交流研究和教学情况[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3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4 钟仕伦;李天道;;二十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宛小平;;简论方东美宗白华时空意识与西方时空意识的异同——兼论方宗俩先生以时空为形而上的艺术哲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张文涛;;对传统的发现和阐扬——宗白华美学思考的价值关怀[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徐湘霖;;“纯素”之美与文人的“禅"意识[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彭立勋;;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审美心理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华桂金;;试论李白诗歌意境的朦胧美[A];中国李白研究(1997年集)[C];1997年

10 王济民;;毛泽东的审美趣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龚静;重新与宗白华一起散步[N];东方航空报;2000年

2 沈鹏;寿长所历识弥多[N];光明日报;2000年

3 杨建民;徜徉在美的世界中[N];团结报;2000年

4 贺岚;《宗白华著译精品选》编后记[N];中华读书报;2000年

5 王世征;“意象”向“法度”的转换[N];中国艺术报;2001年

6 龚明德;方玮德史实补订二则[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7 高音;飘瞥的视角[N];团结报;2001年

8 李丽;宗白华的“散步”方式[N];文艺报;2001年

9 ;不定与无穷[N];文艺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孙卫卫;全力做好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阳文风;宗白华与中国现代诗学[D];暨南大学;2003年

2 吴先伍;现代性的追求与批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4 姜玉芳;我诗故我在——杜甫与唐代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5 时宏宇;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7 罗燕萍;宋词与园林[D];苏州大学;2006年

8 赵亮;海外体验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玲娟;中国古代山水画“诗画一律”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孙琪;台港新儒学阐释下的“中国艺术精神”[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蔺熙民;生命节奏——宗白华美学的形上感型[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爱武;宗白华生命美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薛荣莉;徜徉在学术与人生的诗意境界[D];暨南大学;2002年

4 刘湘兰;崇高·优美·滑稽[D];湘潭大学;2002年

5 唐善林;启蒙·革命·审美[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吕文涛;论宗白华的艺术人生观[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7 曾三凯;试谈“自然观”与中国山水画[D];中国美术学院;2003年

8 王先祥;中国书画理论研究的两种范式[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9 苏丰;完形心理学审视下的中国线条美学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史爱兵;宗白华对中国艺术学的几点重大贡献[D];河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77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477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9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