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思维的文学理论
[Abstract]:In a post-modern cultural world, "aestheticized" world, out of the metaphysical traditional literary theory of theoretical thinking, its own fate as a cultural existence is inevitable. However, as the concrete nature of cultural existence, it must still be understood from the dimension of subjectivity, but can not be defined from the dimension of objectivity: the theory is to carry out the cultural will, to stipulate the subject of cultural order, and the theory is cultural thinking. Instead of being stipulated, the cultural object, cultural product that is produced. The "literary" attribute of literary theory itself is only the result of a thinking, not a preset transcendental essence and thinking boundary.
【作者单位】: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I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杨立江;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胡文木;论法治与人性——兼论“人性恶”理论之得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王世洲;关于中国死刑制度的反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陈树林;交往行为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转变[J];北方论丛;2002年01期
9 李春霞;可持续发展与两种文化的整合[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10 庄严;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历史主体的深层理论思考[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岳永杰;;论信息化时代下的伦理建设[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松峰;;论晋江企业文化模式的时代构建[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索松华;;美学是研究审美现象的科学——兼论“生活美学”的合法性建构[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吾淳;;由精英而大众:荀子与孔孟伦理思想之别及其意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荀振芳;;学术自律视角中的学术自由[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2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宏辉;民事起诉权保障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杨玉翠;科学与人文之间[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蔡书贵;实践性道德主体的建构与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7 王志军;从马克思早期对宗教的批判看哲学的根本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高巍;英美法三国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10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育梅;;从文学作品到文本[J];华章;2011年16期
2 张大为;;走向理论的深处——关于“元文论”的若干问题[J];文艺评论;2011年05期
3 姜辉;;浅论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指向[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4 朱彦振;;伊格尔顿文学意识形态观探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刘福珍;;现象学与文学艺术略谈[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6 金博雅;;浅析鲁迅的文学翻译目的[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7 王本朝;;反思之于文学研究的意义(主持人语)[J];红岩;2011年S2期
8 江马益;;他性:文论范式转换的动力维度[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4期
9 王金龙;;试论文学概论之研究——以龚鹏程《文学散步》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邴波;;探索与拓展中的“文学概论”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龙;;文学理论的“问题性”:语境和方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2 王元骧;;文学理论能“告别”吗?[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3 钱中文;;我国文学理论与美学审美现代性的发动——评梁启超的“新民”、“美术人”思想[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4 ;后记[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尚延龄;尚缨;;文学理论:在夕辉朝霞的交映下[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6 陈军;;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之二)——以体裁与文学作品形式构成因素关系问题为例[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龚鹏程;;文学理论跨学科[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8 陈太胜;;现代性进程里的文学理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钱中文;;文学理论:在新世纪的晨曦中[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李春青;;文学理论的学科性危机及其出路问题[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邢建昌;文学理论三十年的知识演进[N];文艺报;2008年
2 陈诚;当代文学理论的辨析[N];人民日报;2009年
3 邢建昌;理论讲述的科学性问题[N];文艺报;2009年
4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童庆炳;冲破文学理论的自闭状态[N];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张中;理论何为[N];文艺报;2010年
6 蒋寅;对文学理论的技术要求[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李茂民;文学理论的界限与可能[N];河北日报;2003年
8 记者杨阳;文学理论需要“拿来”更需要民族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石一宁;为文学理论“难题”寻“新解”[N];文艺报;2004年
10 ;专题:文学理论死了?[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邦卫;媒介诗学导论[D];浙江大学;2005年
2 安佰鸿;理查德·罗蒂的文化观念和文学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刘雄平;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1928-1936)[D];暨南大学;2006年
4 徐亮;文学理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汪建峰;韦恩·布斯与西方文学批评的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单晓溪;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甘锋;洛文塔尔文学传播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田龙过;后现代文学提问方式和问题域的转换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建香;文学述行:当代西方文论中的言语行为视域[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听;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粤;回到文学本身——大文化研究批判[D];吉林大学;2004年
3 王琳;制度化的文学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乔雪;文学与音乐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舒坤尧;危机:文学理论的正常状态[D];郑州大学;2005年
6 葛桐;互文性与文学理论建构[D];山东大学;2007年
7 王天保;伊格尔顿文学理论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亚丽;日常生活审美化及相关文艺学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余艳;“走向文化诗学”与“走向文本社会学”之辨[D];南昌大学;2007年
10 耿荣清;走向自由,,永远的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94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494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