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艺术意象与艺术语言转化的理论误区

发布时间:2019-11-14 23:14
【摘要】:作为源于物质世界的艺术意象,能借助艺术语言物化为艺术形象,物化为艺术作品。艺术语言不仅能够以语言符号的物质形态存在,而且能以语言表象(意象语言)的精神意识方式存在于艺术家的头脑中。论证意象语言存在的事实有助于我们走出扩大艺术意象内涵与外延以及艺术意象向艺术语言单向转化的理论误区,确立艺术意象的本体身份,及艺术意象和艺术语言之间存在的双向转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骆小所;;艺术语言的自然性解读[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9期

2 金声;艺术意象研究综论[J];江汉论坛;1997年10期

3 黄霖;意象系统论[J];学术月刊;1995年07期

4 赵伶俐;;艺术意象·审美意象·科学意象——创造活动心理图像异同的理论与实证构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钟文华;;论审丑意识在钟馗形象中的体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姜大治;;浅议手风琴演奏中的协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5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岳介先,伏爱华;萨特的想象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7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陈虹;;试论《周易》的美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杨柳;;先秦道家思想中的“大”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毕涛;;论中国古代叙事诗之“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谢兴伟;;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郭滨妍;;浅析赵孟俯的“复古”思想[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张玉勤;;《画语录》:绘画意境论之集大成者[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南;;明十三陵规划设计的象征含义与意境追求[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6 金松姬;;张衡赋与庄子的自适思想[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7 李应龙;;文化美学视野与中西方古典美学批判[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8 李树榕;;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吗?——对艺术本质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9 吕宏波;;梁启超的“趣味”范畴与中国美学现代性[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颖;谈水彩画的装饰性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邹迎双;反思图像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瑜;论范小青小说创作的流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妍;折衷而论 从心而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笃;中外诗学之“意象”论辨微[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2 王国维;《人间词话》[J];化工高等教育;1988年01期

3 陈良运;;“境界”说溯源新得[J];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01期

4 范明华;论艺术对现实的超越[J];江汉论坛;2004年01期

5 李满;文学语言符号和形象思维[J];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02期

6 洪毅然;形象与意象[J];文艺研究;1987年04期

7 董小玉;周安平;;诗歌“意象”的类型和征特[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8 骆小所;比喻的运思:“神”的相通[J];修辞学习;1995年05期

9 赵伶俐;《易经》:人类科学思维和审美思维方式的精典阐释[J];心理科学;1999年03期

10 金声;重新为艺术意象界定[J];咸宁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肃;从雕塑《母女学文化》谈起——访雕塑家袁晓岑[J];美术;1959年05期

2 解保勤;;周殿福先生关于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谈话[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3 吴秀楣;;旨在艺术语言的表现与创造——中国画技法教学体系初探[J];美苑;1988年01期

4 李元生;;探索卫生宣传画的艺术语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90年04期

5 蒋利平;意象与意境——兼谈艺术语言的精神特质[J];曲靖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6 邓瑶;语体学方法:艺术语言研究的基本思考方式[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7 聂绪伟;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静态逻辑系统与动态情感系统的二极分野[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8 周武;;器的精神——兼论当代日用陶瓷器的艺术语言[J];艺术探索;2005年04期

9 高兰英;;论招贴设计的艺术层次结构与审美意味[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肖亚平;;水彩画个性艺术语言与教学[J];美术大观;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涌;;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语言的特征[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2 孙滋溪;;新闻摄影与视觉形象[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3 姜淑梅;;新原料在花式纱线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花式纱线及其织物技术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敏;;创新设计中民族艺术语言应用的一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杨实诚;;论儿童文学语言[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6 李启军;;创造:书籍设计者的使命[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7 邓经武;;何其芳与“花间词”及其文化启示[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周黎;;陶艺·生活·初中美术课堂[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9 刘玉苓;;美留人间载德归——徐庶之先生三年祭[A];“徐庶之先生艺术成就暨生平”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赵勇;;中国油画的当代语境与发展策略[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贤根;艺术语言与技术语言的区分[N];社会科学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王研;好画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N];辽宁日报;2011年

3 周韶华;李可染对艺术语言的重大建树[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记者 乔笙;安徽省举办全省书画院作品联展[N];美术报;2009年

5 郭兴华;回眸军旅美术 彰显时代风采[N];文艺报;2009年

6 早报记者 朱洁树;“艺术在这种事件面前显得无力”[N];东方早报;2011年

7 陈文娟;杨奇瑞的城市之眼[N];美术报;2007年

8 记者 朱永安;中国美协成立实验艺术委员会[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崔庆忠;承继传统 走向现代[N];美术报;2006年

10 汪涌邋刘阳;为奥林匹克创造新的“艺术语言”[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2 江逐浪;电视艺术技术论[D];北京广播学院;2003年

3 程悦;建筑语言的困惑与元语言[D];同济大学;2006年

4 金敬姬;艺术—无意识的象征产物[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5 娜仁花;现实 写实 真实[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6 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7 王红媛;波普之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8 吴冠华;存形 传神 尚意[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9 戴光莹;中国当代城市题材山水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10 白苓飞;论蒋兆和人物画的悲悯情怀[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银霞;艺术语言情感逻辑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霞;艺术语言的情感逻辑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翟应增;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莉;幼儿艺术语言表现观及其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上的基本要求[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洪平;艺术语言符号的生成及其言语形式[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纪涛;广告摄影艺术语言的创新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9年

7 马云云;丹青绚丽 焕烂求备[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8 卢云霞;从普桑到莫奈[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卢石英;透过人文精神的培养看中学语文教材中艺术语言的功效[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良;当代浮雕壁画的艺术语言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61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61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7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