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红楼梦》两英译本中标点符号在汉译英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1 08:29
【摘要】: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翻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这一研究领域却一直被语言学界所忽视。相关文献如语法参考书、写作教程等也多仅限于对标点符号分别进行规定性的使用限制或建议,导致很多学生和翻译工作者不能很好地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并且在翻译中犯下错误。 目前国内关于标点符号系统的作用、翻译研究文献还屈指可数,现有文献以欧美国家的语言学者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九十年代的研究为主。论文对国外关于标点符号作用研究进行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总结并对标点符号的作用深入探索。 论文第一部分对整个中英标点符号系统进行分析,着重强调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作用。 论文第二部分从三方面着重研究从句法学、语用学和语义学体现标点符号的作用——从句法角度,标点符号主要有分隔、指明和替代作用;从语用角度,标点符号具有情感作用;从语义角度,标点符号跟文章语义密切相关。 论文第三部分通过逐一对比中英标点符号的特点以及作用,简要分析了标点符号在汉译英中误用的现象、原因和解决方法。为提高汉译英翻译质量,笔者提出汉译英中标点符号一般采用三种处理方法,即对等移植、必要增减和适当转换。笔者以杨宪益夫妇和大卫·霍克斯对《红楼梦》的两个译本的章回标题、诗歌和对话中的标点符号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从句法、语用和语义三功能视角下标点符号在汉译英中的应用。笔者发现两个译本在运用标点符号的数量、种类和功能上有明显差异。杨宪益译本重视结构紧凑和意义的体现,更忠于原作,而霍克斯译本受英语形合观念影响重视形式。在分析对比两译本的研究过程中,不同译文因不同的标点符号在翻译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结尾部分讨论了标点符号的重要作用,并建议英语学习者和研究者们重新认识并予以充分重视以便提高翻译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秋萍,金丽莉;谈谈英文标点dash与hyphen[J];出版科学;2004年01期

2 洪涛;从语言学看《红楼梦》英译本的文化过滤问题[J];红楼梦学刊;1996年02期

3 陈可培;从文化比较看《红楼梦》英译本[J];红楼梦学刊;2000年01期

4 肖维青;;语料库在《红楼梦》译者风格研究中的应用——兼评《母语文化下的译者风格——〈红楼梦〉霍克斯与闵福德译本研究》[J];红楼梦学刊;2009年06期

5 高原,刘润清;具有衔接作用的标点[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陈曜;;《红楼梦》及英译本在中国的研究现状[J];理论月刊;2007年11期

7 卢宗峰;浅谈标点符号的表义功能[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8 王静;文化比较与译者的文化取向——《红楼梦》杨宪益和霍克斯英译本对比研究[J];求索;2003年03期

9 冯保初,李学珍;汉、英标点符号的语用异同[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03期

10 陈光祥;英汉互译时标点符号的变通使用[J];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香;从翻译美学角度看霍译《红楼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玉梅;杨宪益夫妇英译《红楼梦》诗词曲赋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刘杰丽;可译性及文学翻译中文化损失的补偿[D];清华大学;2004年

4 詹琦;《红楼梦》中对联翻译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5 郑颖;文化翻译中的译者文化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娜;《红楼梦》诗词英译文的元功能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琼;标点符号中英对比[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刘晓;英语标点的元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朱志伟;语用学视角下的翻译语用对等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亮;功能视角下标点符号的语法及语义[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639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639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1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