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两英译本中标点符号在汉译英中的作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秋萍,金丽莉;谈谈英文标点dash与hyphen[J];出版科学;2004年01期
2 洪涛;从语言学看《红楼梦》英译本的文化过滤问题[J];红楼梦学刊;1996年02期
3 陈可培;从文化比较看《红楼梦》英译本[J];红楼梦学刊;2000年01期
4 肖维青;;语料库在《红楼梦》译者风格研究中的应用——兼评《母语文化下的译者风格——〈红楼梦〉霍克斯与闵福德译本研究》[J];红楼梦学刊;2009年06期
5 高原,刘润清;具有衔接作用的标点[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陈曜;;《红楼梦》及英译本在中国的研究现状[J];理论月刊;2007年11期
7 卢宗峰;浅谈标点符号的表义功能[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8 王静;文化比较与译者的文化取向——《红楼梦》杨宪益和霍克斯英译本对比研究[J];求索;2003年03期
9 冯保初,李学珍;汉、英标点符号的语用异同[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03期
10 陈光祥;英汉互译时标点符号的变通使用[J];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香;从翻译美学角度看霍译《红楼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玉梅;杨宪益夫妇英译《红楼梦》诗词曲赋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刘杰丽;可译性及文学翻译中文化损失的补偿[D];清华大学;2004年
4 詹琦;《红楼梦》中对联翻译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5 郑颖;文化翻译中的译者文化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娜;《红楼梦》诗词英译文的元功能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琼;标点符号中英对比[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刘晓;英语标点的元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朱志伟;语用学视角下的翻译语用对等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亮;功能视角下标点符号的语法及语义[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63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63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