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胡适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复杂性

发布时间:2020-03-25 14:02
【摘要】: 本论文以胡适文学理论为研究对象,从现代性的视角探讨胡适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复杂性问题。论文的基本思路是:鉴于对“现代性”概念使用的复杂,论文先梳理、界定现代性概念为前提,在此基础上,一方面确认胡适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价值,另一方面深入阐述胡适文学理论的复杂性表征,并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复杂性的原因。论文分以下四部分: 引言:胡适文学理论的独特影响,梳理、界定“现代性”的概念。 第一章:确认胡适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胡适文学理论的要旨以白话语言的变革而确立白话文学,将进化论引入文学领域形成“历史的文学进化观”,从而在文学观念、审美观、文体观及价值观等方面异于传统文学,体现了科学、自由、民主等现代意识。所以,现代性是胡适文学理论的主要贡献。 第二章:阐述胡适文学理论的复杂性。局限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复杂性,胡适文学理论的复杂性表征主要是:陷入反“文以载道”的悖论中、“双线”文学史观与一元化的“白话文学正宗”论、理论预设的审美价值与时代要求的政治倾向。 第三章:对复杂性原因的探讨分析。对胡适文学理论的复杂性原因从主体的认知结构、进化论的理论方法、客观现实三方面深入分析探讨。 结语:胡适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复杂性是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的文学理论成果,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的具体性”出发,客观地评判胡适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价值:奠定了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基础,本身的复杂性源于中国现代性历程的复杂。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东风;;重建文学理论的政治维度[J];文艺争鸣;2008年01期

2 张晓春;;坚守与突围:关于文学理论的边界之争[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钱中文;文化、文学理论创新的前景[J];文艺研究;2003年02期

4 王宁;走向东西方对话和开放建构的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0年06期

5 斯义宁;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4期

6 高楠;;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范式建构三题[J];中国文学研究;2019年03期

7 王宁;;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与世界[J];国际学术动态;2001年04期

8 赵炎秋;;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历史经验[J];学术研究;2019年05期

9 张文茹;潘珊;;英美大学文学理论课的兴起与发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10 邢建昌;;文学理论的知识学属性[J];文艺理论研究;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J.希利斯·米勒;刘蓓;刘华文;;文学理论的未来[A];东方丛刊(2006年第1辑 总第五十五辑)[C];2006年

2 汤学智;;从生命视角看文学理论的未来[A];东方丛刊(2006年第1辑 总第五十五辑)[C];2006年

3 谭少茹;杨黎红;李辉;;“21世纪文学理论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A];东方丛刊(2006年第1辑 总第五十五辑)[C];2006年

4 龚鹏程;;文学理论跨学科[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王元骧;;文学理论能“告别”吗?[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6 冯巍;;文学理论:作为研究对象[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杨伯特;;近30年文学理论的“他者化”及其产生的问题[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8 郭跃辉;;新时期外来文论教材对我国文学理论观念的影响[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9 于壮;;作为文学理论媒介的书信——以簌石、子规通信为例[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陶东风;;文学理论:为何与何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邢建昌;90年代文学理论的发展[N];文艺报;2000年

2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李志雄;晚近文学理论:借历史变迁而升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3 姚文放;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向及其中国问题[N];文艺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查建国 仝薇;创新文学理论的中国话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5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邢建昌;从知识学模式看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6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教授 赵宪章;“上手性”:文学理论的价值参照[N];社会科学报;2018年

7 邢建昌;文学理论的知识学属性与理论创新[N];文艺报;2018年

8 相龙烽 黑龙江大学哲学院;文学理论的边界与效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9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冯宪光;发掘“十七年”文学理论的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10 杨守森;谱系学视野中的世界文论转向[N];文艺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雄平;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1928-1936)[D];暨南大学;2006年

2 谢旭;王学与中晚明文学理论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黄崇超;从与文化、艺术关系的演进看中国文学理论建构[D];山东大学;2010年

4 付刚;文艺学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回顾与探析[D];吉林大学;2015年

5 李炜;伊格尔顿的解构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6 纪燕;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部铁军;郑振铎与外国文学[D];吉林大学;2013年

8 李旭;中国新时期文学理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D];山东大学;2008年

9 查鸣;戏仿文学的喜剧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梦湖;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关系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燕;论胡适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复杂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雪萍;叶以群的文学理论思想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3年

3 王炜芳;语言论转向的两条路径及其对文学理论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4 易静;走向“建构”的中国当代文论[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5 陈粤;回到文学本身——大文化研究批判[D];吉林大学;2004年

6 张学影;初创阶段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7 齐晴晴;萨特文学理论思想对当代文论的启示与意义[D];山东理工大学;2013年

8 辛晓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批评简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哲昱;金圣叹文学理论的矛盾及其原因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10 彭静;论嘉靖后期到万历前期的文学理论[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99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99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6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