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沈从文四十年代的文学选择

发布时间:2020-03-27 16:52
【摘要】: 沈从文四十年代的文学选择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存在。他最终的改行与他四十年代的探索密切相关。研究沈从文四十年代独特的文学选择,有助于还原沈从文真实的存在,以及整个四十年代真实的文学史面貌。 沈从文四十年代的文学选择有一个发展过程。从《湘西》、《长河》开始隐现的细微变化,就孕生了他的一个困境。之后哲思散文、文论等体裁的出现,是他试图摆脱困境的挣扎与努力。由于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他的努力没有成功,最终在《虹桥》中无奈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第一章以《湘西》、《长河》为例,揭示沈从文乡土题材牧歌情调渐次衰竭的现象与原因,以及内中所隐现的变化促使沈从文对生命的追问从此转入抽象的过程。第二、第三章以沈从文在昆明时期的创作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他在这一时期对生命、政治、文化、信仰以及整个民族出路的艰难探索。其中第二章以沈从文在昆明时期创作的哲思散文为研究对象,分析他在战时特殊环境下内心矛盾的碰撞以及对生命的思考。第三章将沈从文四十年代的文论以及发表的信件(《废邮存底》以及《从文家书》有关部分)纳入视野,讨论他对民族出路的思考,包括政治、文化、信仰等方面。第四章主要分析1946年《虹桥》的写作象征着沈从文在这一时期的探索在某种意义上的失败,说明他最终的改行并非政治压力下的突然转向。第五章主要对沈从文四十年代的文学选择形成的背景及原因进行分析,并说明他这一时期文学选择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生滨;田燕;;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小说叙事——漫谈沈从文的短篇小说《灯》[J];朔方;2008年06期

2 周惠梅;;美的践踏 梦的摧灭——读沈从文小说《菜园》[J];山东文学;2008年06期

3 凌宇;;沈从文概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01期

4 贺仲明;;作家心灵的文化寻踪——评周仁政《巫觋人文——沈从文与巫楚文化》[J];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03期

5 李天福;;沈从文的话剧期待及当代意义[J];四川戏剧;2008年05期

6 彭秀海;沈从文创作过程的三层境界[J];求索;1986年06期

7 邢建勇;;沈从文创作的边缘价值[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5年02期

8 赵学勇;张克军;;审美遇合:东方的美丽与悲郁——川端康成与沈从文之比较[J];飞天;2000年05期

9 彭涛;;《边城》——析沈从文的文学思想—爱与美的天国[J];大众文艺;2011年03期

10 万同林;从创作主体的文化构成看沈从文[J];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雷达;;我们时代的文学选择[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6)[C];2009年

2 邓伟;;李R既宋难а≡竦囊熘市訹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俞兆平;;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毕光明;;文学面对现实的两种姿态——以“底层叙事”为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5 孔范今;;面对历史的沉思——现代文学研究三议[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瑾;沈从文在北京[N];文艺报;2011年

2 杨元崇 蒋海兰;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20年[N];团结报;2006年

3 贾鹏雷;游戏大佬的文学梦[N];计算机世界;2008年

4 吴泰昌;朱光潜与沈从文的深笃友谊[N];南方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石一宁;对当下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期待[N];文艺报;2006年

6 徐桃;情满西湘[N];光明日报;2003年

7 张学昕 章蕾;青春写作的品性与局限[N];人民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李罡 褚艳芬;“QQ之父”—马化腾 互联网霸主的成功之路[N];经理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熊龙英;文人情书里的另一个世界[N];湘潭日报;2010年

10 沈大力;西方社会的透镜[N];文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文鑫;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与音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正锋;沈从文创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詹琳;文学大众化的想象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唐东堰;生命的迷狂与神秘智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蔡颖华;沈从文文学经典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魏巍;少数民族视野下的沈从文与老舍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孙英馨;沈从文与劳伦斯生命价值书写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卢文芸;变革与局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森;在“诗”与“史”之间:沈从文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世勇;论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六个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作为“文学青年”的沈从文[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潘斌;独语·湘西魂[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夏良清;沈从文四十年代的文学选择[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斌;论沈从文的启蒙姿态[D];西南大学;2010年

5 彭建;沈从文书信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任娜;沈从文与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玉;沈从文文艺观的道德考察[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李岩;沈从文笔下的血色暴力[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强;论沈从文美学思想的内在构成[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香云;沈从文美育思想研究[D];吉首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03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03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7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