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创作与左翼文学
发布时间:2020-03-28 08:49
【摘要】: 上世纪20-30年代,左翼文学以其先锋姿态出现在文坛上,经过延安文学,17年文学再到文革文学,它经历了从“异端”到“主流”,又从“主流”复归“边缘”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左翼文学”一直处于被压抑、被冷落的状态。在左翼文学研究的潮起潮落中,部分左翼青年作家的边缘化处境始终未曾改变。 三十年代的左翼青年作家不仅是左联的生力军也是左联后期的主力军,有不少左翼文学批评涉及到了左翼青年作家创作。但研究相对集中在对左翼青年作家群体共性的批判和对左翼青年作家中个别“代表性”作家的评论上,而对其他一些左翼青年作家较少触及,周文就是其中一位被忽略的作家。 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都是一定历史时代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我们在对作家作品进行探索和评价的时候,我们应将它重新放回历史中去,决不能单单从作家作品自身来简单评断它的好坏。我们在讨论和探讨周文作品时,必须透视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潮,必须将它与左翼文学联系起来整体观照,并将它与同时期出现的左翼作家作品加以比较,进而对周文作品提供的艺术形象和价值取向作具体分析,才有可能对周文创作的得与失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找到它给我们的文学提供了哪些值得注意的经验教训。 基于此,本文将以周文创作为例,通过对其文本的分析和探讨,来拓宽左翼文学研究的视野。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从一些较新颖的角度对周文创作进行了梳理。从文本细读出发,结合周文与左翼文学间复杂关系的探讨,揭示了周文创作在左翼文学乃至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影响,同时剖析了周文在创作上的不足及其受文学史冷落的原因。 除了引言和结语,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从鲁迅和周文二人的渊源关系入手,探讨了周文的文学创作思想和文艺观,从而揭示了鲁迅三十年代文学创作主张对周文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二部分,从左翼文学批判精神对周文文学创作影响的角度出发,重点揭示和分析了周文笔下描写的川康社会的黑暗,并对周文作品中描写的社会文化批判作了文化阐释。 第三部分,重点从左翼文学艺术追求和创作方法对周文文学创作渗透和影响的角度入手,对周文创作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作了缜密探讨,从而剖析了周文艺术创作手法的左翼文学色彩。 第四部分,论文从文本细读出发,对周文与左翼文学间的复杂关系做出了基本辨析。主要结合周文创作情况,分析了周文创作与左翼文学的异同,总结和揭示了周文创作的得与失,并对周文创作的价值与不足做出了评析和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6
本文编号:2604221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昌勇;关于“左联”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本文编号:2604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0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