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中后期婺州文人及其创作
发布时间:2020-03-30 04:45
【摘要】: 1164年,南宋被迫与金签订“隆兴和议”,自此之后,大体形成了南北对峙的格局。在南方随着生机的逐渐恢复,经济文化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金华地区,古称婺州,南宋定都临安后,婺州地近京畿,随着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这里名儒接踵,人文荟萃,成为当时闻名一时的学术重镇。著名学者吕祖谦、陈亮、唐仲友以及朱熹嫡传弟子何基、王柏、金履祥都这一地区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文分四个部分,主要讨论南宋中后期婺州文人群构成的背景以及文人在散文及诗词方面的创作。 一、婺州文人群构成之背景 主要讨论婺州地域文化背景,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并且从政治、经济、教育三方面分析南宋中后期的历史环境。 二、婺州文人的散文创作 婺州文人的散文创作主要分论说文和杂记文两部分。论说文部分主要写陈亮、倪朴的政论文,唐仲友、葛洪的史论文以及王柏的经论文。孙德之杂记文所存较多,多为台阁名胜杂记。山水游记文,当属王柏、吕祖俭的文学性较高。书画杂物记文则以唐仲友的《笔记》为代表。 三、婺州文人的诗歌创作 婺州文人的诗歌创作既有表现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情感之作,又有学“诚斋体”的寄情于自然山水,或崇尚自由的江湖诗作,更有蕴含义理的理学诗。代表有喻良能、孙惟信、于石、何基。 四、婺州文人的词作 婺州文人的词作多含有慷慨激昂的爱国豪放词风,也有绮丽而忧伤的婉约词和。代表有陈亮、黄机、孙惟信。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607058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田雨青;新文化视野下的吕祖谦理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王陈辉;古村落“水口”生态环境与文化意涵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07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07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