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林语堂文化观的多源与多元

发布时间:2020-04-02 18:59
【摘要】: 作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文化大师之一,林语堂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在世界范围内也影响广泛。他“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用英文创作了大量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作品,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他用多元整合思维方式,融会贯通中西文化,形成了具有其独特风格的文化观。这种文化观以其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族群性而独成一格。它源于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二十一世纪的精神相符合,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 林语堂文化观的形成与其中西结合的文化背景是无法分开的。在林语堂的文化观里,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两种元素。林语堂从中国普世价值中寻找自己人格的立足点,建立起以人性的自由、独立、丰富为旨归的基本思想体系。这是中国独立品格文人一脉相承的产物。 对于儒家文化,林语堂消解了孔子的圣人形象,还其以智者身份。他提倡孔子的“仁”和孟子的“浩然正气”,以子思之“中庸”作为自己人生的基本立场,注重儒家思想的伦理关怀、个人修养、道德施政等人文情怀,将其作为自己思想的核心部分。同时尚柔、不争,不敢为天下先,偏好自然与直觉,倡导寂静、平和的道家思想则给林语堂铺就了随遇而安、返璞归真、知足乐观的人生底蕴。一方面,道家文化的尚柔不争赋予了林语堂的悲天悯人的同情心和超然世外的浪漫情怀,给其文化观提供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道家热爱天地自然,向往悠闲生活,追求艺术品质,使林语堂的思想内涵更接近人性,更具有活力。佛家文化以慈悲为怀,倡导摆脱教条,随意而适、唯心任运的人生态度,能包容和感化世间的所有罪恶和阴暗,换以平静和和平。这些都为林语堂提倡性灵小品文,推崇悲天悯人幽默观,提供了意识的支持。 林语堂的基督教信仰经历了濡染——背离——回归三个阶段。在濡染阶段,林语堂的基督教家庭赋予了他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善良的性格,使其感受到了基督教大家庭的温暖。从中林语堂也学到了大量的西方文化知识,使他对西方的世界观、人生观有了初步了解。在背离阶段,林语堂凭着自我思考,对基督教的保守、刻板以及虚无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就促进了他转向更为注重现实的人文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晚年时候,林语堂经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衰退,以及对生命悲剧意识的深沉觉醒,重回基督教信仰的怀抱,找回了父亲般的依靠。在这个过程中,林语堂对于基督教博爱、高大、宽容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最终形成了他对于宗教独特的理解和认识。 林语堂多元的文化观是其人生智慧的总结。它以“人”为本位,从解决人生矛盾,追求人生幸福这个命题展开,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提高人格修养,坚守道德情操,纯化人生品味,平和、宽容、包容的看待世事才能保有自由快乐的幸福人生。林语堂注重天地人的和谐发展,以宽容幽默的心态对待挫折和困境,过着知足近情的快乐生活。他认为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伟大而高雅,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变得谦逊而美好。他引进幽默理论,几十年如一日地宣扬着幽默的社会功效。他提倡闲适的文风,教人以从容不迫的达观态度。他注重自然的享受,也不忘辛勤的工作;注重人格的修养、精神的纯化,但是也看重物质的生活。他的这种关注人性,追求幸福和和谐,注重个人修为和自我觉悟提高的人生态度正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 林语堂的文化观鲜明地体现于其作品之中。他真实自我的散文风格,广博宏大的小说创作以及自传式传记的写作都彰显了其多源及多元的文化观。林语堂的散文独抒性灵,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反对以文载道,提倡用闲适的笔调与读者进行平等的对话,远离现实,从人文主义的高度关注人的现代化。林语堂的小说大气宏伟,体现了他明确的人生选择和价值取向,特别是《京华烟云》以道家思想贯穿全文,以人物的塑造来彰显作者的道家情怀,而其他几部小说作品则从不同角度对林语堂的思想内涵做了很好的诠释。林语堂的自传式传记则更为直接的表述了作者的内心混合的文化观。 林语堂独特文化观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为当代信仰迷失的现代人提供了一个追求幸福生活的典范。林语堂注重人格修养、道德操守,是一位品味纯正的智者。他的文化观对于当今的人们解决现实矛盾,实现人生价值,重拾幸福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友祥;林语堂人文思想的几个特征[J];北方论丛;2001年01期

2 李喜华;;论道家文化对林语堂“为我”思想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王兆胜;;论林语堂文化思想的内在品格[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彭映艳;论林语堂的“避隐”思想[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5 鲁丹;;从基督教看林语堂的人生追求和文化选择[J];当代经理人;2005年04期

6 陆梅;试论林语堂的人生哲学[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胡明贵;;从“无须做伪”到“文学是个人心灵的表达”——论林语堂人生观和文学观的关系[J];东南学术;2006年05期

8 姚传德;;林语堂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李翔翔;林语堂的人生哲学观照下的“悠闲理论”和“自由旅行主义”[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10 李慧;林语堂幽默观中的中庸与极端[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本文编号:2612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12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b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