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寓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5 02:00
【摘要】:《吕氏春秋》这部传世著作写成于战国末年,由秦相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写而成的。它吸收和萃取了“百家九流”之言,但却以服务于秦朝的统一大业为目的而加以取舍,结合各家思想而形成自己独立的一套“杂家”思想体系。虽然学术界对于《吕氏春秋》有褒有贬,评价不一,但是对于其中的寓言部分的评价基本上都是给予认可和称赞的。《吕氏春秋》中的寓言故事,数量惊人,内涵丰富,是《吕氏春秋》思想和观点的“载体”。对于寓言的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进行界定,但是对于《吕氏春秋》寓言的界定,,笔者比较赞成陈蒲清先生的划分标准,在本文的中所列的寓言及其寓言的名称,都是以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史》中所列的283则寓言为底本来进行论述。本文从四个大方面加以论述:第一部分为引言,总体介绍《吕氏春秋》成书和背景的分析和考证,介绍当前的研究现状,明确《吕氏春秋》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吕氏春秋》的寓言体裁与中国上古寓言的紧密联系,以及寓言的材料来源,并且分析和探究《吕氏春秋》寓言的思想内容。第三部分是本次研究的重点,主要分析了《吕氏春秋》的寓言艺术特征,笔者将从修辞手法、以及人物形象塑造、叙事风格这三个大方面展开论述。第四部分,是在前几个部分的基础上分两个方面来论述,一是展现《吕氏春秋》寓言的特点以及对诸子寓言的借鉴和发展,二是论述《吕氏春秋》对后代文学的启发和影响。 本文在前人的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对《吕氏春秋》进行深入、细微、客观地探索,不敢奢望能为《吕氏春秋》研究带来新的气象,但求通过自己的研究使人们对《吕氏春秋》及其寓言多一份了解和关注,同时笔者坚信对《吕氏春秋》及其寓言的深入研究,必然会有重大的意义和宝贵的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7.7
本文编号:2614376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7.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启才;;《吕氏春秋》研究二十年[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洪家义;论吕不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3 干天全;中国古代寓言述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4 高小瑜;;《吕氏春秋》研究三十年[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黄伟龙;;《吕氏春秋》成书考[J];文献;2003年01期
6 罗高兴;;浅探《吕氏春秋》寓言的艺术特色[J];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7 付浩宇;;浅说《吕氏春秋》寓言[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07期
8 刘元彦;《吕氏春秋》论“义兵”[J];哲学研究;1963年03期
9 金春峰;论《吕氏春秋》的儒家思想倾向[J];哲学研究;1982年12期
10 侯然;;对《吕氏春秋》作为政治寓言的分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荣;《吕氏春秋》与百家合流[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14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14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