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祝尧《古赋辩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5 08:24
【摘要】: 本文将《古赋辩体》置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中进行系统研究,力图全面概述祝尧的赋学理论体系,正确评价他在辞赋研究史乃至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考述了祝尧坎坷的仕途、著述和《古赋辩体》的版本。第二部分论述了祝尧的古赋本体论,认为祝尧“祖骚宗汉”的观点不能作机械理解,,他所言的古赋还有“以情为本”的特点。第三部分论述祝尧古赋流变论。祝尧按时段将赋分为楚辞体、两汉体、三国六朝体、唐体和宋体,又按风格分为古赋、俳赋、律赋、文赋,还讨论了古赋和后骚、辞、文、操、歌等文体的关系。第四部分论述祝尧的古赋艺术论。祝氏吸收了朱熹作《诗集传》和《楚辞集注》的方法,将诗六义全面运用于赋体学批评,并认为古赋的特征是赋比合用,情、辞、理兼得,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宝麟;序《梁鼎光小楷古赋十八篇》[J];美术之友;1997年02期

2 孙巧云;;祝尧的楚辞观[J];时代文学(上);2010年04期

3 周家玉;;略论元代科举考试中的古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4 王淑红;;论李白古赋的艺术特征[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10期

5 毕庶春;;厚积出新 蕴赋史于评注 言而有征 拓《赋_Z》乎选篇——读《历代赋评注》[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邓国光;刘埙《隐居通义》的赋论[J];文学遗产;1997年05期

7 李永昶;试论古赋俳赋和文赋的审美特征[J];济宁师专学报;2001年05期

8 霍旭东;金元赋述略[J];社科纵横;2000年04期

9 李新宇;;元代科考赋集《青云梯》及其文化内涵[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黄仁生;铁崖赋考论[J];中国韵文学刊;1993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朱金城;;论李白的散文[A];李白学刊(第一辑)——纪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C];1987年

2 樊英民;;李白诗赋中的双声叠韵现象[A];中国李白研究(2000年集)[C];2000年

3 詹

本文编号:2614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14779.html

上一篇:论周作人的趣味观  
下一篇:施蛰存诗文论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3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