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现代性与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发布时间:2020-04-22 00:42
【摘要】: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苏联文艺理论的影响,文学思潮被看作“创作方法”的产物。而这种创作方法论仅仅肯定了现实主义(以及附属于它的浪漫主义)的合法性,而排除了启蒙主义等其他文学思潮的存在。同时,国内外文学史也大都没有把启蒙主义作为独立的文学思潮,而仅仅当作一种社会思潮,造成了文学思潮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的缺失。这两种原因,导致五四文学以及新时期文学的启蒙主义性质被抹杀,并被错误地冠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名称。文学思潮是文学对现代性的反应,而不是什么创作方法的产物;同时,启蒙主义是争取现代性的文学思潮,是与其他文学思潮并列的独立的文学运动。因此,运用现代性理论重新界定各种文学思潮,包括启蒙主义,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理论前提。本文正是从现代性角度,重新考察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历史。 本文共分三编。上编以“现代性”为理论支撑,纠正创作方法论的长期误导,透析现代性与文学思潮的内在关系,梳理西方从古典主义至现代主义的发展脉络,并着重分析西方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发生背景、思想倾向、具体特征、主要类型、流变过程等,作为研究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参照系。中编以五四新文学作为研究对象,辩驳五四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论,从现代性角度确定五四文学的性质,提出五四文学开启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追溯它的历史背景,描摹它的发展脉络,对比它与西方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差异,并评判它的历史意义。下编将新时期文学纳入研究视野,从历史任务、思想倾向、内容主题等方面研究它与五四启蒙主义文学的渊源关系,并详细考察它的演变过程、风格特征,从而确认它继承和发展了五四启蒙主义文学,属于中国新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图文】:

短篇小说,中国翻译,清末民初


‘以为他才开头,却已完了!’那时短篇小说还很少,读书人看惯了一二百回的章回体,所以短篇便等于无物。”[174](P163)稍后,周瘦鹃编译了《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分上、中、下三卷,1917 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这类译著无形中改变了中国人对小说的期待心理和阅读习惯,扩大了他们的审美视野,推动短篇小说翻译高潮的到来,为五四短篇小说创作提供范本,也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提供借鉴。它们就像一剂强行注入中国人传统审美心理的免疫药物,迫使它尽快产生抗体。有此铺垫,五四短篇小说才会被读者所欣然接受,,否则,人们难免视之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更谈不上文化启蒙了。据统计,从1902-1919 年间短篇小说翻译情况如下: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6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孟庆涛;现代性视野下的革命与宪法[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凯惠;论《新青年》翻译小说与“五四”小说[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郑婕;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学场域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3 朱觅;新时期文学启蒙话语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4 高辉;文学革命中的西方文学思潮[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35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35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1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