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先唐“七体”文学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4 14:54
【摘要】:《七发》以其独特的文章结构形式引起了后代作家们的摹拟。自东汉前期《七激》等第一批拟作出现直至清代,这场对《七发》的摹拟持续了将近两千年,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文体——“七体”。“七体”文学在先唐尤为兴盛,作家作品数量众多。本文试图从创作发展史的角度,梳理先唐“七体”文学创作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从而进一步理解文学与时代、作家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主要探讨“七体”文学的起源,介绍了文学史上关于“七体”之源的各种不同的观点,将“七体”之源定位于《七发》,并且界定“七体”的范畴。 第二章论述“七体”文学之源——《七发》,主要从“养生之道”、“讽刺主旨”、“要言妙道”和“论辩谋篇、一序七事”等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七发》高度的思想艺术成就。 第二章至第五章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讨论以《七激》和《七辩》为代表的东汉“七体”文学创作,以《七肩》和《七命》等为代表的魏晋“七体”文学创作,和以《七契》、《七励》、《七诱》和《七召》等为代表的南北朝“七体”文学创作的大致情况,梳理出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七体”文学发展的大致脉络,揭示出其中的发展变化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文学发展规律。 第六章总结先唐“七体”文学的主要特点和成就。首先讨论了“七体”与辞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接着总结文学史上关于“七体”与辞赋关系的争论并提出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最后探讨了历代对“七体”作品的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206.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彭春艳;;张衡《七辩》文本研究[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燕平;王粲研究三题[D];浙江大学;2008年

2 孙科镂;中国古代“七”体考论[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邹青;唐后“七”体创作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39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39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1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