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母题与“元历史”想象——论冯至现代期的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I206.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登峰;戴着镣铐舞蹈——《许三观卖血记》寓言性之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石毕凡;抗战胜利前后中间党派对民主的诠释:以经济民主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3年06期
3 袁红涛;中西传记史学视野中的胡适自传——以《四十自述》为中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曹海婴;论中国建筑中虚形空间的意义[J];安徽建筑;2001年02期
5 邹春秀;略论罗隐的讽刺诗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陈文忠;20年文学接受史研究回顾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江守义;叙事中的时序变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戴兆国;马克思伦理精神的现代性审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江守义;;叙事聚焦的演变及原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贺飞,陈世永;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应光;;何其芳诗歌的语言策略与历史处境[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龙艳;;文学的宗教伦理批评——以西方文学与基督宗教为例[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苏欲晓;;屈原之问与约伯之问及其伦理内涵[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本祥;;关于不可计算问题——从汶川大地震的预报问题谈起[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焦春;朱喜梅;;中国冰雪文化发展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胡菁娜;;理想的读者——对“共鸣”理论的反思[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中江;;进化主义与中国近代的保守、渐进与激进[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8 张宝明;;新文化元典与“内圣外王”的演绎[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9 李贞玉;;比较韩国诗人李箱与中国诗人李金发的诗歌创作[A];现当代诗歌:中韩学者对话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郑圣恩;;20世纪30年代韩中现代主义诗人比较研究——以郑芝溶和戴望舒的现代性与传统意识为中心[A];现当代诗歌:中韩学者对话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奎军;历史、文学文本、文学价值——以赛金花题材文学作品为个案[D];暨南大学;2001年
2 丁晓原;文化生态演化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流变[D];苏州大学;2001年
3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许正林;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周颖刚;中国股市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吴建华;明代官冗与官缺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卢文芸;变革与局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永红;诗筑的远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静贤;生命的回归与拯救——论华滋华斯的孩婴情结[D];暨南大学;2000年
2 姜异新;拖着历史的长影[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刘海波;最后的觉悟:闻一多诗学价值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聂伟;写作者的话语姿态[D];郑州大学;2000年
6 黄亚卓;陆机诗歌美学风格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吴武洲;从幽婉的情思到哲学的冥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李舟;关注生存:鲁迅小说的缘起与指归[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y
本文编号:2645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45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