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新时期的女性文学

发布时间:2020-05-03 19:55
【摘要】: 女性文学是新时期文学中的一股影响颇大的思潮。与女性主义文学不同, 只有具备“女性作者”和“女性意识”的特点,方能列入女性文学的范畴。新 时期女性文学是对五四时期女性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具有 启蒙和拓荒的意义,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的开端,她们反叛封建意识 的精神和她们探索的主题,如对爱情婚姻的理想、对性爱的追求、对同性恋的 表现、对自身的审视等都在新时期女性文学中得到继承与发展。但新时期女性 文学具有比较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欲望的表述上更大胆,直露。伴随着女 性意识的复苏、发展、成熟,新时期的女性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女性作为人 的价值认识阶段;女性作为女人的价值认识阶段以及女性灵魂自审的阶段。新 时期之初,,女作家们便提出男女平等的强烈要求,争取女性作为人的权利,要 求与男性一样作为人的价值地位的平等。新时期女性文学便借助于个性主义与 思想解放的文化思潮得以崛起,如舒婷的《致橡树》、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 的》、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张抗抗的《北极光》等等就是其中的优秀 作品。80年代中后期开始,女性文学转向对女人自身价值的探索,一方面表现 了还原生活本相,还原出生命存在形态中的本能欲望,另一方面展现了女性的 个人生活世界,以独特的个人话语来描绘女性个体生存状态。前者如王安忆、 铁凝,她们代表了80年代女性文学的最高成就,她们的作品表现了女性艰难的 成长历程及其真切的生命体验,把积郁在女性内心深处的生命之痛表现得十分 细腻、深刻,同时也展示了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刻社会、历史背景。后者如陈染、 林白,把个人经验从历史文化的背景中剥离,执着于生命的真实,自觉地与男 权文化中心话语疏离,以女性话语方式抒写对女性命运的终极关怀。90年代末 期的女性文学带有鲜明的自审意识,是继自我价值认识之后的又一次质的飞跃, 这是女性意识和女性文学成熟的标志。自审意识一直孕育在女性文学的成长发 Iibepe51 LSW&15Afi 丫、一y\!u了RS 丁肚SIS 展之中。但真正具有自审意义而又极具冲击力的,则是铁凝的作品,如《玫瑰 门》、《大浴女》。铁凝怀着极大的勇气用心灵、用生命直面着女性内心的复杂, 审视着女性隐藏着的丑恶的灵魂。作品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展现,而是对女性 生命的彻底的荡涤与洗礼,让女性的生命得以新生。新时期女性文学也呈现出 多元化格局,迟子建的北极村童话、毕淑敏的军旅生活、张欣笔下的城市丽人、 新新人类的都市女孩等等为女性文学增添了亮丽的风景。新时期女性文学也有 自身的弱点,比如张扬人文精神的力度不够、性成为误区、自审意识薄弱等等, 女性文学应该走向人的深层,探寻超性别的人的价值,追求深攘的精神境界; 过分强调性,将女性欲望实现的渴求抒发到了非理性的疯狂状态,只会失去文 学的灵魂与精神;女性的自审意识也有待增强,敢于审视自己,才能变得更完 美成熟。尽管如此,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依然是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高峰。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建华;;不同层面上的女性意识——铁凝、陈染小说的女性意识比较[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2 王志桃;;人道主义关照下女性独立精神的充分激发——简评铁凝的《哦,香雪》[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雷鸣;悲悯与救赎:女性性别自我指认的呐喊——王安忆、铁凝性爱小说合论[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罗立学;;铁凝关于女性文学的书写[J];名作欣赏;2015年35期

5 刘海燕;;新时期女性文学意识的论争[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07期

6 赵欢欢;;玫瑰花海——谈铁凝《无雨之城》中的女性意识[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2期

7 张艳梅;;铁凝:把文字写成历史[J];名作欣赏;2013年22期

8 修磊;;寓言中的女性困境——评铁凝的小说创作[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陈凤珍;;铁凝作品所彰显的女性意识[J];电影评介;2009年11期

10 修磊;;铁凝女性意识的指认与超越[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亚明;;在期待错位的背后……——评《逃跑》[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2 沈红芳;;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综述[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C];2006年

3 杨玲;;中国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现代性衍进[A];东方丛刊(2001年第1辑 总第三十五辑)[C];2001年

4 廖冬梅;董慧芳;;为两性的和谐共存和诗性共舞而创造——第八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高校女性文学教材建设研讨会综述[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6)[C];2007年

5 ;中国作协新一届领导机构产生铁凝当选中国作协主席[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6 王春荣;;同一种声音,不同的叙述形态——“中国女性文学史”批评[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1)[C];2009年

7 夏榆;;新任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访谈录[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8 西水;;女性文学话题座谈纪要[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9 朱彦芳;降红燕;;“两性和谐”: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终极追求——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10 徐阿兵;;被平庸吞没的文学——从王安忆看“日常生活写作”的困境[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爱玲 夏榆 纪冰冰;中国文坛女“掌门”——铁凝[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记者 王建宏 张文攀;李建华刘慧会见铁凝[N];宁夏日报;2016年

3 ;铁凝钱小芊等春节前夕走访看望部分在京老作家老同志[N];文艺报;2019年

4 记者 成青;铁凝来湘潭调研[N];湘潭日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石雅彬;铁凝:点一盏照亮人心的文学之灯[N];石家庄日报;2018年

6 本报特派记者 许e

本文编号:2648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48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5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