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的女性文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建华;;不同层面上的女性意识——铁凝、陈染小说的女性意识比较[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2 王志桃;;人道主义关照下女性独立精神的充分激发——简评铁凝的《哦,香雪》[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雷鸣;悲悯与救赎:女性性别自我指认的呐喊——王安忆、铁凝性爱小说合论[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罗立学;;铁凝关于女性文学的书写[J];名作欣赏;2015年35期
5 刘海燕;;新时期女性文学意识的论争[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07期
6 赵欢欢;;玫瑰花海——谈铁凝《无雨之城》中的女性意识[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2期
7 张艳梅;;铁凝:把文字写成历史[J];名作欣赏;2013年22期
8 修磊;;寓言中的女性困境——评铁凝的小说创作[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陈凤珍;;铁凝作品所彰显的女性意识[J];电影评介;2009年11期
10 修磊;;铁凝女性意识的指认与超越[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亚明;;在期待错位的背后……——评《逃跑》[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2 沈红芳;;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综述[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C];2006年
3 杨玲;;中国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现代性衍进[A];东方丛刊(2001年第1辑 总第三十五辑)[C];2001年
4 廖冬梅;董慧芳;;为两性的和谐共存和诗性共舞而创造——第八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高校女性文学教材建设研讨会综述[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6)[C];2007年
5 ;中国作协新一届领导机构产生铁凝当选中国作协主席[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6 王春荣;;同一种声音,不同的叙述形态——“中国女性文学史”批评[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1)[C];2009年
7 夏榆;;新任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访谈录[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8 西水;;女性文学话题座谈纪要[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9 朱彦芳;降红燕;;“两性和谐”: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终极追求——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10 徐阿兵;;被平庸吞没的文学——从王安忆看“日常生活写作”的困境[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爱玲 夏榆 纪冰冰;中国文坛女“掌门”——铁凝[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记者 王建宏 张文攀;李建华刘慧会见铁凝[N];宁夏日报;2016年
3 ;铁凝钱小芊等春节前夕走访看望部分在京老作家老同志[N];文艺报;2019年
4 记者 成青;铁凝来湘潭调研[N];湘潭日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石雅彬;铁凝:点一盏照亮人心的文学之灯[N];石家庄日报;2018年
6 本报特派记者 许e
本文编号:2648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48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