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月报》(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6 15:54
【摘要】: 在该篇论文的导论部分,笔者结合当代文化研究理论,对期刊研究的重要性进行阐述,进而提出《小说月报》(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研究的重要意义。客观而言,《小说月报》(1921-1931)中英美文学译介的数量十分有限,与同时期的俄苏及其他弱小民族文学相比,英美文学所占比例始终不高,这一现象与英美文学较高的文学成就很不相称。尽管如此,英美文学仍然是《小说月报》(1921-1931)外国文学译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对《小说月报》做全面了解,就必须对英美文学译介给予足够重视,关注这些在昔日主流叙述下被遮蔽、被掩盖的历史。与此同时,期刊呈现的翻译文学史,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意识形态意蕴,也有助于客观评价《小说月报》(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回顾近年来《小说月报》研究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小说月报》研究及翻译文学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深化1921-1931年间英美文学译介研究的意义与影响。 第二章细致梳理了发表于《小说月报》革新后11年间的外国文学译介主张,并对其特点进行归纳。通过对此时期《小说月报》外国文学译介整体概况的描述,阐明革新后《小说月报》外国文学译介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坛的重要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小说月报》(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的研究。 第三章是对《小说月报》(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的具体研究。通过对发表在《小说月报》(1921-1931)上所有英美文学译介内容的分类和梳理,综合运用以色列文化理论家伊塔马·埃文-佐哈尔(Itmar 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以及美国翻译理论家和比较文学家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的“改写”(rewriting)理论,指出:虽然英美文学译介在《小说月报》整个外国文学译介活动中始终处于边缘地位,但“介绍性内容远远大于翻译的数量,改头换面出现的英美作家作品,1923-1926年掀起的英美诗歌译介高潮”等都是居于“次文化”地位的英美文学向中心施压的一种表现。作为文学大国,英美文学所取得的成就世所公认,但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语境中,英美文学得不到合法的全面译介。因此造成这样一种局面:虽然一部分英美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被译介到中国来,但是相当一部分英美文学并没有机会进入中国,或者是以另外一种被改写、中国化的面目进入中国文学多元系统中来。 第四章中,笔者主要就《小说月报》(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的内外部因素进行考察。文学系统内部之于《小说月报》英美文学译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主编身上,其对英美文学译介的态度,直接影响并决定了英美文学译介面貌。另外,一些特色栏目的主笔,既是译介者,又是主编,,双重身份使得对他们的研究意义重大,因此也在第一节的考察范围之内。第二节通过运用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场”(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理论,考察商务印书馆对《小说月报》英美文学译介的影响。由于英美文学译介游离于时代主流话语之外,对主流意识形态构不成威胁,也就躲过赞助人的审查。因此,商务印书馆当局对《小说月报》(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产生的作用十分有限。 结语部分对《小说月报》(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特点及成因进行回顾,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方面。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6
本文编号:2651510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6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甘乐乐;《小说月报》(1921-1931)俄国文学译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51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5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