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00:50
【摘要】:本课题研究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二十一节六十八子目。对明代诗坛领袖李攀龙从生平经历到文学观念、文学创作进行了详细分析,涉及的内容及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状况以及研究的意义、方法,在大陆学界尚未有专著研究李攀龙这个作家的前提下,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确立选题。 第一章考察了李攀龙的生平经历。本着“知人论世”原则,按作家行踪分五个阶段,重点有二:其一,任职京城、顺德时期(1546~1556),转捩时代风气,揭橥复古要义,组建后七子派诗社,掀起复古运动的新高潮。其二,归隐历下时期(1558~1567),肆力文学创作,沟通南北诗风。攀龙自32岁中进士到57岁去世,一生三仕三已,为官时间总计不过十六、七年,无论任职何处,都奉公守法,敬业爱民,留下清正廉洁的美名。他至孝侍母,爱护家人,关爱朋友,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他性格孤介亢直,个性鲜明,不善结交,有自己的交游原则,常率性而为,不依违行事。因仕途蹇厄,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 第二章梳理了李攀龙作品的刊刻和流传情况。作品的流传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文学风气的迁移,本章主要着眼于文献学的意义,对作品的结集情况以及编辑诗歌选本的情况进行溯源清流。本章还包括作品辑佚和系年部分。 第三章是李攀龙文学思想研究。首先,从时代、环境和儒道思想的影响上,分析作家文学思想形成原因。包括与时代主流思潮顺应和逆动两方面,即:与崇汉尊唐有顺应的一面,还有突破理学束缚要求主体精神独立的一面;受前七子文学复古观念的引导和人格取向的感召,受齐鲁尚古、济世、侠义之风的影响,走上复古之路;受儒道思想的双重影响,儒家的崇古观念、道家的追求个体精神自由观念,影响到了从人生选择到文学取向上的各个方面。其次概括了其文学思想的五个主要方面。一,认为文学既具有辅佐政治的功能,又具有自我愉悦的功效;二,文学应以情为主,诗以言志,以情动人;三,在理与辞的关系中,有“视古修辞,宁失诸理”的极端言论,但实际取向则认为理通辞顺,“文质彬彬”才是最佳状态,以极端言论反对理学充斥、冲击文学是其原初动机。四,在格调、才情与法式关系上,认为格高调古是的追求目标,调整个人的才情以适合法度,这一点最为保守。五,变俗趋雅,以符合古雅的艺术标准。在创作实践中,有两条原则,一是悬置高的,摹拟求似,去粗取精,融会贯通;一是创作过程中,需保持虚静的精神状态观照外物,再精思求进,再锤炼出精。李攀龙对发扬七子派复古诗学最大的贡献在于编选了《古今诗删》,虽然几乎没有选例和评点,鉴于其流传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659346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206.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金生奎;;李攀龙唐诗选本考论[J];文献;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旭;谢榛的时代及其诗学[D];辽宁大学;2009年
2 顾国华;宗臣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单明川;明代济南府作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冰;《盛明百家诗》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59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59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