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
发布时间:2020-05-12 09:12
【摘要】: 胡适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人们对他多有评论和分析,但关于他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却鲜有人论及。笔者以为,这是胡适文学观中的一大特征,同时也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文学现象。本课题选择民俗与文学交叉的视点,着眼于探求胡适文学观中民俗理念的独特性和开拓性。 因为本文的思考是对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进行较全面而系统的考察,本文的主体部分将分三大板块,第一大板块是胡适文学观中民俗理念之成因;第二大板块是胡适民俗视野中的文学观之表征;第三大板块是胡适俗文学观的影响及价值评判。 本文除《导言》和《结语》外,共分五章。 导言的第一个部分,在对民俗概念诠释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论述对象——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第二部分是对胡适文学研究的学术回顾,第三部分是对本课题的几点思考,包括论文提出情况的分析,论文的研究方向、方法及内容等。 第一章 中国乡土情怀的积淀和民间文学的浸润 本章分为四个小节:女性情结的积淀;桑梓情怀的沉蕴;徽州文化的濡染;时代潮流的感召。母亲情结抑或女性情结和桑梓之情熏染熔铸了胡适的民俗情感,徽州文化的传统理性积淀合力促成了胡适平等观念和民俗意识的形成,而文化下移的时代潮流又为他民俗情感的外化即以民俗学业内的民间文学为突破口的文学革命的发动提供了契机。 第二章 西方民俗意识的烛照与实验主义的导引 本章为三个小节:美国民主政治的洗礼和基督教文明的感染;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启迪;实验主义科学方法的引导。美国的民主政治和基督教精神强化了胡适业已形成的民俗意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倡导民间返回民间的文学运动的成功经验又给他以启示,杜威的实证主义哲学则为他领导中国文学革命提供了哲学武器和科学方法。 第三章 文学革命: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 本章共分为俗民思想文艺观;白话文学即俗民的文学;俗民文学理论的建构三个章节。胡适的俗民思想文艺观决定了他文学观中的思想预设成分,白话文学观和俗民文学理论的建构都是其民俗理念在文学中的投影。 第四章 民俗学意义上的文学方法论 本章具体为如下三个章节:方法论的发生和民俗学上的意义;民间歌谣和“比较研究法”;中国古典小说考证和“历史演进法”。方法论意义上的民间文学思考,宏观至“评判的态度”、“历史的方法”、“科学的精神”等哲学思想方法,微观到 论胡道又字观中的民俗理念 “历史演变法”和“比较研究法”的实践操作方法,都为民俗学研究提供了方法 上的指导。 第五章胡适的和声与论敌 本章主要从三条主线进行概述,一是民俗学方法的继承—以顾领刚、董作 宾为例;二是从《白话文学史》到《中国俗文学史》;三是从学衡派看胡适民俗 理念的偏差。从胡适的影子与和声中,看其俗民文学观的影响之大、波及之远, 从胡适的论敌与反调中,反观其俗民文学理论和方法的空疏与偏颇。 最后通过胡适与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潮之探寻来凸显胡适于中国现代民俗学 上的贡献,这既是对本文写作的一个交代,也作为本文的结语部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I206.6
本文编号:2659986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I206.6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孔令辉;实用主义哲学影响下的胡适文学观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亚芳;探究民俗文化的教育学意蕴[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59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59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