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吴宓的《文学与人生》课程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发布时间:2020-05-15 02:47
【摘要】: 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针对教育与生活世界脱离这一问题,提出了诸如教育民主化、回归生活和个性发展等理念。生活课程或课程的人文关怀等主题随即成为课程理论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倘若追本溯源,我们就会发现,西方课程理论界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上半叶开始,便有了一个生活关怀的传统。杜威学派、存在主义学派、现象学派和社会学都曾以独特的视角阐发了不同生活层面的课程意义。对于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活化课程,中国自孔子时代起就做过许多深入的探讨。可以说,强调教育与人生的联系是中国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 由此可见,课程的生活化以及课程能否或如何改善个体人生是古今中外教育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他们的思考已为我们分析此类问题提供了诸多视角。 本文之所以选取吴宓为研究对象,是因为:1、他是近世文化名人,不少人文学者都已对其文化观及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做了研究。2、吴宓不仅为我们思考课程与人生的关系提供了一种人文主义的视角,而且还独创性地开设了《文学与人生》等堪称经典的人生课程,但课程理论界很少有人关注他的这些贡献。 本文的内容旨在分析吴宓在其古典人文主义的课程开发思想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活动,揭示其中的人生观道德教育意义,总结其“教师即课程”及通过挖掘古今中外优秀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指导人生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以期拓宽已有的课程研究领域。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吴宓的人生课程侧重人在精神方面的追求,与杜威所关注的生活层面有所不同。因此,也凸显了其课程思想的局限性,即忽略人的“低层次需要”,而且带有明显的精英主义倾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允o7,夏雪梅;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朱寿桐;现代人文主义的人生礼教读本——论吴宓的《文学与人生》[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3 韩星,仵埂;吴宓与中国传统文化[J];华夏文化;1995年04期

4 王泉根;;孤守人文精神的智者——吴宓与中国文化[J];红岩;1998年02期

5 黎琼锋;;试论回归生活的教育学——马克斯·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6 吴明忠;吴宓大学教育思想研究述评[J];江苏高教;2005年05期

7 林存华;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从“隔离”到“融通”[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9期

8 朱徽;论吴宓的比较文学观[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9 苏光文;“学衡”时期的吴宓[J];文史杂志;1994年06期

10 陈建中;关于吴宓的“三境”说[J];文学评论;1995年05期



本文编号:2664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64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a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