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诗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13:12
【摘要】:中唐诗僧和僧诗既是佛禅文化的表征,又是中唐文学不可缺少一部分。它的存在是唐代佛教兴盛、诗歌繁荣相互影响的结果。中唐诗僧有着亦僧亦士的双重人格,其诗以其独特的文学品格对唐诗的繁荣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章 从总体上把握中唐诗僧和僧诗的共通特征。诗歌与佛教渊源有自,从类似诗歌的佛偈,到支道林、慧远等人的山水佛教,诗歌和佛教终于在山水自然中得到灵动的表现。中唐江南诗僧群体的出现,标志着僧人作诗的自觉。由于作者身份地位不同,针对受众的差异,诗僧可以分为通俗派和清雅派,两派风格各异,是各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二章 寒山、拾得身世记载颇具传奇色彩,寒山记载的流变过程是层累造成的不断神话的过程,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寒山诗的作者必不是一人,而是一群地位不高的民间知识阶层。寒山的诗歌存在俗体诗和雅体诗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寒山的俗体诗明显地带有解构传统诗教文化和文人规范的倾向,而其雅体诗词语的运用和诗境的营造达到很高的水平。唐末宋代,寒山在士林、缁流被广泛传播,拟作之风盛行。二十世纪,寒山及其诗歌在国外引起强烈反响。 第三章 皎然是中唐清雅派的代表人物,出身名门、学识渊博、思想庞杂,与世俗文坛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诗论著作《诗式》中渗透着皎然的诗学思想和时代气息,皎然的诗歌创作也获得很高的成就,有创变大历诗风、开启元和诗风之功。其诗善于以禅境构筑诗境,形成空灵剔透的诗歌境界。 第四章 中唐著名诗僧还有导其源者灵一,接其续者护国、清江、法振和灵澈。他们的思想不同、经历有别,诗歌亦呈现不同的风貌,,但其对诗歌的痴爱却是一致的。本章主要对他们的生平和创作进行考述。 作为中唐诗歌的一部分,中唐僧诗对唐诗的繁荣、文人诗品格的确定都发挥了作用,他们的在诗论和诗歌创作方面的开拓之功对后世诗僧的发展起到模范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674353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206.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唐代诗僧皎然对茶道美学的贡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施由明;;论唐代湖州茶人群体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J];农业考古;2011年05期
3 查明昊;;唐五代诗僧文学研究综述[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姝;中晚唐诗僧心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王丹;唐代诗僧拾得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4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74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