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伤痕文学”中“人”的展示及其限度

发布时间:2020-05-24 01:42
【摘要】:“伤痕文学”是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潮流的开端,它开始改变当代文学创作中无“人”无情的状态,用血和火的语言揭示和反思文革时代的人性劫难和反人道主义现象,还“人”尊严、情感、理性和自我保存的权利,把“人”重新带回文学殿堂。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塑造的“伤痕人”、“风派人”两类“文革人”形象,不再与“十七年文学”尤其是“文革文学”中的形象相同。“伤痕文学”讲述了老少两代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命运波折,展示了他们身体、情感、精神和信仰上被文革烙下的伤痕;从身份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方面表现了“风派人”的复杂性。 第二,“伤痕文学” 从自然属性、伦理道德、情感领域和精神方面对人性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反思,揭示了非常态人性和人的严重异化,同时也肯定和呼吁着美好人性的恢复。 第三,“伤痕文学”打破了以往形象塑造的规范,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普通人物作为正面形象大量涌现,成为文学表现的焦点;从外部视角开始转向内在视角,不仅使用传统的心理描写方法,而且开始使用意识流、超现实、自由联想等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出现了一批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他们性格构成的复杂性和性格运动。 第四,由于历史、现实以及文学自身的原因,“伤痕文学”在“人”的展示上存在着有限性,二元对立的人物模式、人物的符号化倾向仍旧存在,它在人性的探索上也并未能超越现代文学所达到的高度。 要正确评价“伤痕文学”的意义和局限,必须把它纳入20世纪中国文学的长河中进行考察,既要看到它对陈规旧俗的突破、对后来文学的开拓作用,更要看到必然存在的局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帆;;“伤痕文学”代表作家 卢新华 贪欲是时代的新一道伤痕[J];三月风;2013年10期

2 张洁;;论《伤痕》[J];文艺争鸣;2007年06期

3 黄纪苏;“伤痕”与“断梦”——读书随感二则[J];博览群书;2004年10期

4 李徽昭;;20世纪80年代“伤痕美术”与“伤痕文学”的对照解读[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李袁园;杨晓飞;王焱;;“伤痕美术”与“伤痕文学”的对照解读[J];戏剧之家;2016年08期

6 王晓华;;小说《伤痕》传播中的真实故事[J];金秋;2019年09期

7 曾念群;;大江大河:奔腾的时代表达[J];新民周刊;2018年49期

8 刘卫东;;关于《伤痕》的“博弈”[J];粤海风;2010年03期

9 汪建强;;“伤痕文学”第一人卢新华[J];档案春秋;2008年06期

10 ;卢新华 “伤痕文学”第一人[J];环球人物;2008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郑万鹏;;哀而不伤——“伤痕文学”与“迷惘的一代”等思潮比较[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伤痕[A];黑龙江保险2011年第3期(总第154期)[C];2011年

3 乔美丽;;论新时期的公安题材小说[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4 刘芳芳;傅云霞;张云;曾燕华;祝逸庆;;基于光切法的标准伤痕深度检测仪[A];上海市激光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杨匡汉;刘为钦;;关于“开放文学”命名的对话[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5)[C];2005年

6 曹万生;;当代学院批评的困境与出路[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卢新华 口述 □本报记者 张英 整理;《伤痕》之后[N];南方周末;2004年

2 本报记者 吕林荫 实习生 蒋佳妮;只讲财富的人生,是可悲的[N];解放日报;2010年

3 俞晓兰;卢新华:《伤痕》30年的记忆[N];国际商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迅 见习记者 饶坚;永不歇脚的文学行走者[N];韶关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于娜;“伤痕文学”的集体告别[N];华夏时报;2012年

6 新华社记者 孙丽萍;《伤痕》作者26年沧桑过后话“伤痕”[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7 本报记者 姜澎;《伤痕》手稿带你重返“1978”[N];文汇报;2018年

8 赵明;卢新华:贪婪是另一道伤痕[N];北京日报;2011年

9 清华大学1982级学生 徐长军;难忘清华岁月[N];科学时报;2011年

10 实习生 陈竹沁 本报记者 周凯;卢新华:对财富的贪婪和执着,是这个时代的伤痕[N];中国青年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琼;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黄擎;废墟上的狂欢:“文革文学”的叙述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陈纯尘;“文革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秀珍;“伤痕文学”中“人”的展示及其限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谢圣婷;记忆与创伤[D];苏州大学;2010年

3 于艳华;伤痕文学叙事模式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杨少华;历史创伤记忆中的“伤痕文学”[D];河南大学;2011年

5 梁爽;“伤痕文学”创作的公式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丁玲;“伤痕文学”的自我解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静;记忆与变革[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唐晶;从伤痕到乡土[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9 陈敏敏;伤痕·苦难·革命[D];淮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崇华;伤痕文学的继承与超越[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78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78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b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