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庄学接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1 16:37
【摘要】: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其形不为物役、旷达不羁,其神逍遥洒脱、傲然独立。后世多少文人学者曾为庄子倾倒,,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评论着庄子,从先秦名家惠施开始,对庄子的阐释接受代不乏人。到了魏晋时期,庄子忽然占据了全时代的身心,超过了老子的地位,成为整个文明的核心。竹林七贤是魏晋理想人格形象的代表,他们超越名教的束缚而纯任自然,以庄周为模则,对庄子的接受阐释颇具代表性,勘称庄学发展史上的辉煌阶段。然而,学术史上多研究的是七贤的思想和文学,虽有论及七贤与庄子的关系,但大多简单而零散,且与《庄子》内容的论述有脱钩之嫌。 本文从对庄子的研究出发,以西方接受美学的角度入手,选取魏晋竹林七贤一段,将七贤对庄子的阐释作为庄学接受的小史独立研究。全文共分四章,首先分析了魏晋时期的社会背景,旨在从整体上把握七贤的庄学接受特征。其次于阮籍、嵇康、向秀三人各列一章,详尽地论述他们与庄子之间的密切关系,理清其对庄子阐释的发展脉络,从而揭示出庄学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第一章主要阐述竹林七贤对庄学的接受语境。魏晋之际,天下多故。七贤开始关注自身,生命意识也日益觉醒。正是在政治动乱与精神自由的双重催动互生下,以老庄哲学为主体的玄学应运而生。《庄子》犹如一颗土埋尘封的明珠美玉放出耀眼的光芒,他的自然逍遥精神深深吸引着竹林七贤的心。七贤不拘礼法、放达山林,他们超越名教而纯任自然,以各自惊世骇俗的言谈举止践诺着老庄的哲学。 第二章重点分析阮籍对庄学的接受与超越。阮籍以庄周为模则,是庄子哲学忠实的实践者。其思想从尊儒发展到崇道,继而批判儒家虚伪的礼法,高扬远游出世的理想及逍遥自在的境界。在发扬庄子精神的同时,阮籍对庄子的思想也有所超越,表现在对逍遥境界和无君论的认识上。 第三章是从情感共鸣看嵇康的庄学。嵇康以庄周为师,把庄子的人格气质幻 化为自己洒脱率性的行为,与庄子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他对名教深恶痛绝,对 自然无限热爱,对出世的人生亦孜孜追求。此外,裕康立足庄子理论,深入阐发 了养生观和元气论思想。 第四章深入论述了向秀庄学的内容与实质。向秀是一位学者,依着自己对庄 子的喜爱,严谨地著述了《庄子注》一书。他受到庄子自然之道的影响,表现为 重视自然无为,否定名利外物。然而他更多的是出于调和儒道的目的,创造性地 妙演了一个个庄学命题,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玄学思想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690154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206.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丹;竹林七贤交游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90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90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