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新感觉派作家与左翼文坛的缘起缘落

发布时间:2020-06-13 19:37
【摘要】: 本文在分析史料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认为:新感觉派作家因受激进革命的时代潮流夹裹,受左翼语境规训,以及把左翼革命文学当作时髦看取,因而一度接近左翼;又因并没有真正确立无产阶级革命政治信仰,文艺观点也与左翼存在较大差异,加之团体渐成,,流派自我认同加强,因而与左翼渐起冲突,并最终走向对立,这一缘起缘落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对我们研究那段文学的历史,把握三十年代文坛格局,思考有关文艺的一系列复杂问题都不无裨益。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朝晖;;新感觉派作家与左翼文坛缘起缘落的文学史意义[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周玉婉;;希腊激进左翼政治的历史、现状与前景——以希腊激进左翼联盟和希共的比较为视角[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年02期

3 夏庆宇;;论左翼的影响力[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4 王俊刚;闫红;;论左翼戏剧对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建构[J];大舞台;2013年07期

5 王继停;;反对还是拯救:危机下左翼的选择和资本主义的命运[J];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03期

6 ;新书推介“左翼前沿思想译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06期

7 薛方圆;;愤怒、反抗、革命:组织我们的力量——2016年纽约“全球左翼论坛”综述[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6年04期

8 薛方圆;;从纽约左翼论坛看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动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9 胡道俊;;20世纪80年代以来左翼文化运动研究述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年11期

10 宋丽丹;;2016年国外左翼思想研究概览[J];科学社会主义;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湘萍;;另类的台湾“左翼”[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2 彭小燕;;“周文”留给中国左翼文化的思考[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3 张毅;;拉美左翼比较研究[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徐民华;成晓叶;;拉美左翼政治:历史轨迹和未来走向[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民生、民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新宁;;西方左翼对转型正义世界的憧憬——2014年纽约左翼论坛评述[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5)[C];2014年

6 葛飞;;都市马赛克、游艺会与左翼戏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蒋颖;;德国左翼党的问题与出路[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2)[C];2015年

8 奕彤;;秋白与鲁迅都是左翼文化运动的领导[A];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建锋;;论左翼川籍作家创作的地域文化意蕴[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10 张炯;;大众、理性与生命政治——激进左翼理论有关斯宾诺莎复兴中的几个论域[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4)[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靳呈伟;拉美左翼困境非单一因素所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2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 张文宗;美国青年“觉醒”带来左翼冲击[N];环球时报;2018年

3 特约记者 王寅军;理查德·沃林:为劳动者辩护是左翼最根本的关怀[N];第一财经日报;2017年

4 靳呈伟;拉美左翼发展韧性及其根源[N];学习时报;2016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拉美所研究员 执笔 杨建民;拉美左翼执政动向及前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6 于海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希腊激进左翼联盟“反紧缩”胜算几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7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 陈_";德国左翼党的“乌克兰立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8 记者 盛媛;中左翼内部现分歧 意大利组阁雪上加霜[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9 郑兴 曹德超;日本左翼声音为何越来越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张新宁;2013年度全球左翼论坛在纽约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海波;二十世纪中国左翼文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田丰;历史、革命与审美—对左翼乡土小说的多元考察[D];山东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朝晖;新感觉派作家与左翼文坛的缘起缘落[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兰其寿;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D];厦门大学;2007年

3 王一帆;左翼话剧运动与创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岳凌;论左翼戏剧的概念化与公式化[D];西南大学;2016年

5 葛安凤;“新左翼”文学的价值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6 成晓叶;拉美新兴左翼政权:历史考察与比较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4年

7 曾利平;中日左翼诗歌中农村和都市的书写[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寅杰;战后法国左翼思潮对“五月风暴”学生运动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9 朱晓晖;美国与拉美激进左翼政权关系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10 王曦莹;剧变后东欧左翼联合政府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11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11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4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