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感觉派作家与左翼文坛的缘起缘落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朝晖;;新感觉派作家与左翼文坛缘起缘落的文学史意义[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周玉婉;;希腊激进左翼政治的历史、现状与前景——以希腊激进左翼联盟和希共的比较为视角[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年02期
3 夏庆宇;;论左翼的影响力[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4 王俊刚;闫红;;论左翼戏剧对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建构[J];大舞台;2013年07期
5 王继停;;反对还是拯救:危机下左翼的选择和资本主义的命运[J];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03期
6 ;新书推介“左翼前沿思想译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06期
7 薛方圆;;愤怒、反抗、革命:组织我们的力量——2016年纽约“全球左翼论坛”综述[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6年04期
8 薛方圆;;从纽约左翼论坛看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动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9 胡道俊;;20世纪80年代以来左翼文化运动研究述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年11期
10 宋丽丹;;2016年国外左翼思想研究概览[J];科学社会主义;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湘萍;;另类的台湾“左翼”[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2 彭小燕;;“周文”留给中国左翼文化的思考[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3 张毅;;拉美左翼比较研究[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徐民华;成晓叶;;拉美左翼政治:历史轨迹和未来走向[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民生、民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新宁;;西方左翼对转型正义世界的憧憬——2014年纽约左翼论坛评述[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5)[C];2014年
6 葛飞;;都市马赛克、游艺会与左翼戏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蒋颖;;德国左翼党的问题与出路[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2)[C];2015年
8 奕彤;;秋白与鲁迅都是左翼文化运动的领导[A];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建锋;;论左翼川籍作家创作的地域文化意蕴[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10 张炯;;大众、理性与生命政治——激进左翼理论有关斯宾诺莎复兴中的几个论域[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4)[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靳呈伟;拉美左翼困境非单一因素所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2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 张文宗;美国青年“觉醒”带来左翼冲击[N];环球时报;2018年
3 特约记者 王寅军;理查德·沃林:为劳动者辩护是左翼最根本的关怀[N];第一财经日报;2017年
4 靳呈伟;拉美左翼发展韧性及其根源[N];学习时报;2016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拉美所研究员 执笔 杨建民;拉美左翼执政动向及前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6 于海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希腊激进左翼联盟“反紧缩”胜算几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7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 陈_";德国左翼党的“乌克兰立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8 记者 盛媛;中左翼内部现分歧 意大利组阁雪上加霜[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9 郑兴 曹德超;日本左翼声音为何越来越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张新宁;2013年度全球左翼论坛在纽约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海波;二十世纪中国左翼文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田丰;历史、革命与审美—对左翼乡土小说的多元考察[D];山东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朝晖;新感觉派作家与左翼文坛的缘起缘落[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兰其寿;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说特质[D];厦门大学;2007年
3 王一帆;左翼话剧运动与创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岳凌;论左翼戏剧的概念化与公式化[D];西南大学;2016年
5 葛安凤;“新左翼”文学的价值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6 成晓叶;拉美新兴左翼政权:历史考察与比较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4年
7 曾利平;中日左翼诗歌中农村和都市的书写[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寅杰;战后法国左翼思潮对“五月风暴”学生运动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9 朱晓晖;美国与拉美激进左翼政权关系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10 王曦莹;剧变后东欧左翼联合政府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11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11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