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江淹及其作品简论

发布时间:2020-06-14 18:27
【摘要】:江淹是我国南朝著名诗人、辞赋家。其代表作品《恨赋》、《别赋》、《杂体诗》三十首、《效阮公诗》十五首在我国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也是中古诗歌从元嘉体向永明体过渡进程中的重要作家。学术界对江淹及其作品给予了一定的关注,曹道衡、俞绍初、萧合姿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代表了江淹研究目前所达到的高度。本文有感于大陆目前尚没有江淹及其作品研究专著的现状,立足于前贤时彦的研究成果,以江淹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力图钩稽考订历史人物江淹的生平事历,辨析长期以来有关“江郎才尽”的争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对其作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评议,进而探讨其作品上承元嘉体下启永明体的意义。全文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综述”从研究走向考察和专题性研究考察两个角度对六朝以来江淹研究的重要成果作了回顾与梳理。 第二、三部分是对江淹其人的研究。第二部分“江淹生平及交游考”参照前人研究成果,结合相关史料及作品,对江淹的籍里、家世进行考辨,对其生平事迹分四个阶段进行述评,对其交游也作了初步考辨。第三部分“江淹的思想和性格”结合作品、生平事迹及相关史料认为,江淹的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而兼有佛道思想,三者相辅相成,集于江淹一身;江淹的性格主要是谨慎、沉静、爱奇尚异、自卑、忧郁,这既是其坎坷经历与人生志趣的积淀和折射,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为人处世。 第四、五、六部分是对江淹作品的研究。第四部分“江淹作品的结集、版本”对江淹作品的结集、版本作了考辨,重点对前后集及版本流传进行了研究。第五部分“作品的思想内容”将江淹全部作品按照题材大致分为七类:拟古,哀悼亲友,游历,咏物抒怀,寄赠酬和,游仙,代笔,并对每类作品进行了分析品评。第六部分“作品的艺术特色”在思想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将江淹作品的艺术特色归纳为五点:以哀取胜,擅长摹拟,文体总杂,追奇尚异,文风过渡,竭力勾画出其独特之处。并通过这种艺术分析,藉以探讨其上承元嘉下启永明的意义。 第七部分“对‘江郎才尽’的看法”在梳理考辨史料的基础上,认为江淹“才尽”之梦值得仔细探究,江淹并非才尽。江淹的“才尽”是他在特定时期的一种特定应对手段。江淹的“才尽”具有独特的历史动因,以宽泛的理论来概括江淹的“才尽”未免不尽符合事实。发掘“才尽”背后的真相,既是还原历史真实的需要,也是对江淹进行文学史定位的需要。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邬国平;;江淹为何写《恨赋》《别赋》?[J];文史知识;2011年07期

2 叶幼明,颜建华;江淹《杂体诗三十首》新探[J];中国韵文学刊;1996年01期

3 王增斌;江淹的诗文辞赋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陈春保;江淹诗赋的审美心理特征[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陈德长;论江淹的拟古诗[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6 王大恒;王晓恒;;论江淹作品的儒家倾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7 胡大雷;;以摹拟为再现与以摹拟为表现——江淹《效阮公诗十五首》其一“岁暮怀感伤”赏析[J];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05期

8 刘则鸣;诗体总杂 善于摹拟──关于江淹的拟诗与其文学观念[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年05期

9 王大恒;王晓明;;论江淹作品感伤情调的成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谢文学;钟嵘交游三考[J];许昌师专学报;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润身;;我最满意的作品[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2 蒋仁;;江淹的丹山碧水情[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姜翰飞;;也来谈谈“提高创作质量”[A];四川省诗词学会诗艺研讨会发言选登[C];2007年

4 吴家荣;;文学批评标准的反思与新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陈进元;;从两件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诉讼案谈起[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杨勇先;;诗词贵在立意[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

本文编号:2713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13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8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