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文学价值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雅菲;;《吕氏春秋》乐论中所蕴含君王治国之道[J];牡丹;2019年21期
2 范英梅;;《吕氏春秋》乐论与《文心雕龙》“文之枢纽”的关系研究[J];兰台世界;2014年30期
3 朱立元,王文英;试论《吕氏春秋》的言意观[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02期
4 范英梅;;《吕氏春秋》乐论与《文心雕龙》中和观之关系研究[J];兰台世界;2014年33期
5 罗卉;《吕氏春秋》音乐思想研究的两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付浩宇;;《吕氏春秋》接受史概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7 林正德;;《吕氏春秋》中若干论和谐音乐[J];炎黄纵横;2008年01期
8 张川;;从《吕氏春秋》看先秦时期音乐与政治的关系[J];北方音乐;2017年01期
9 赵永生;;《吕氏春秋》的文学起源思想[J];林区教学;2008年10期
10 于维璋;;《吕氏春秋》的文艺思想浅说[J];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沼尻正隆;秦仙梅;;《吕氏春秋》中的墨家及墨家衰微原因[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2 陈克守;;《吕氏春秋》的语言逻辑思想[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3 马魁印;;谈太平道乐“鼓经”[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吾淳;;略论中国古典乐论中谐和审美思想的生成[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5 李卫华;;文学性:从“唯一特性”到“家族相似性”[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6 王济民;;中国古代语言批评中的言意模式[A];东方丛刊(1992年第4辑 总第4辑)[C];1992年
7 王颖;;网络文学:文学性与商业化的艰难平衡[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8 刘淮南;;文学的现实言说与文学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侯传文;;佛经文学性引论[A];东方丛刊(1993年第4辑 总第七辑)[C];1993年
10 李龙;陈粤;;美学和意识形态的虚妄——浅谈保罗·德曼的“文学性”理论[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广忠;《吕氏春秋》的治国智慧[N];学习时报;2019年
2 汪高鑫;怎样读《吕氏春秋》[N];中华读书报;2017年
3 丁万明;《吕氏春秋》与秦国的吸引力[N];学习时报;2017年
4 李坤潮;“生木造屋”要不得[N];解放军报;2017年
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诸子综合研究”首席专家、暨南大学教授 高华平;《吕氏春秋》与先秦诸子思想的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6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边家珍;《吕氏春秋》中的为师之道[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复旦大学 蒋凡;古代乐论的独特言说[N];社会科学报;2018年
8 韩伟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重新认识中国古代乐论的美学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9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韩伟;中国古代乐论的风雅取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10 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宋金绪 郭珊 徐佩雯 (统筹 郭珊);名家齐聚展望大湾区文学共建之路[N];南方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俞林波;《吕氏春秋》学术思想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田延峰;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3 黄伟龙;《吕氏春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付晓青;荀子“乐论”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孟庆丽;试论先秦时期中国古代言意观的建构和“言意之辨”的滥觞[D];苏州大学;2002年
7 邱渊;“言”、“语”、“论”、“说”与先秦论说文体[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玉露;《吕氏春秋》文学价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h
本文编号:2737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37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