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吕氏春秋》文学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1 23:07
【摘要】: 《吕氏春秋》作为先秦诸子最后一部理论著作,由秦相吕不韦门下众多智略之士集体撰著而成,它兼容并包各家思想,又保存了大量先秦文献和遗闻逸事,在文学领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第一章解析文体。从体裁而言,吕书可分为纪体、论体和序体。纪体在文体史上具开创之功;论体以题概篇,论证多样,其名篇方式、论法要则来源于《荀子》、《韩非子》的深刻影响;序体交待著书时间,说明编撰意图,是考订和研究吕书的重要依据材料。第二章观照文学性。吕书的文学性主要通过形象化特征、辞赋化倾向和多元化风格表现出来。神话传说的丰富多彩、设譬取喻的新颖独到、寓言故事的生动传神共同体现其形象化特征;辞赋化倾向表现在对偶、排比、顶真的广泛运用之上;多元化风格与吕书文出众手密切相关,也与战国末期思想文化领域的行将一统不无联系。第三章述评文艺思想。文艺的发生是文艺思想讨论中基础而又重要的问题,吕书在保存文艺源起的原始材料上具有珍贵价值。关于文艺思想,吕书的乐论和言意观最为系统和全面,其乐论在具体内容上是对儒、道乐论的融合,从宇宙结构的整体框架而言是对儒、道乐论的超越;其言意观是否为儒道合流值得商榷。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雅菲;;《吕氏春秋》乐论中所蕴含君王治国之道[J];牡丹;2019年21期

2 范英梅;;《吕氏春秋》乐论与《文心雕龙》“文之枢纽”的关系研究[J];兰台世界;2014年30期

3 朱立元,王文英;试论《吕氏春秋》的言意观[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02期

4 范英梅;;《吕氏春秋》乐论与《文心雕龙》中和观之关系研究[J];兰台世界;2014年33期

5 罗卉;《吕氏春秋》音乐思想研究的两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付浩宇;;《吕氏春秋》接受史概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7 林正德;;《吕氏春秋》中若干论和谐音乐[J];炎黄纵横;2008年01期

8 张川;;从《吕氏春秋》看先秦时期音乐与政治的关系[J];北方音乐;2017年01期

9 赵永生;;《吕氏春秋》的文学起源思想[J];林区教学;2008年10期

10 于维璋;;《吕氏春秋》的文艺思想浅说[J];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沼尻正隆;秦仙梅;;《吕氏春秋》中的墨家及墨家衰微原因[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2 陈克守;;《吕氏春秋》的语言逻辑思想[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3 马魁印;;谈太平道乐“鼓经”[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吾淳;;略论中国古典乐论中谐和审美思想的生成[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5 李卫华;;文学性:从“唯一特性”到“家族相似性”[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6 王济民;;中国古代语言批评中的言意模式[A];东方丛刊(1992年第4辑 总第4辑)[C];1992年

7 王颖;;网络文学:文学性与商业化的艰难平衡[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8 刘淮南;;文学的现实言说与文学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侯传文;;佛经文学性引论[A];东方丛刊(1993年第4辑 总第七辑)[C];1993年

10 李龙;陈粤;;美学和意识形态的虚妄——浅谈保罗·德曼的“文学性”理论[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广忠;《吕氏春秋》的治国智慧[N];学习时报;2019年

2 汪高鑫;怎样读《吕氏春秋》[N];中华读书报;2017年

3 丁万明;《吕氏春秋》与秦国的吸引力[N];学习时报;2017年

4 李坤潮;“生木造屋”要不得[N];解放军报;2017年

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诸子综合研究”首席专家、暨南大学教授 高华平;《吕氏春秋》与先秦诸子思想的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6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边家珍;《吕氏春秋》中的为师之道[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复旦大学 蒋凡;古代乐论的独特言说[N];社会科学报;2018年

8 韩伟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重新认识中国古代乐论的美学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9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韩伟;中国古代乐论的风雅取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10 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宋金绪 郭珊 徐佩雯 (统筹 郭珊);名家齐聚展望大湾区文学共建之路[N];南方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俞林波;《吕氏春秋》学术思想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田延峰;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3 黄伟龙;《吕氏春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付晓青;荀子“乐论”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孟庆丽;试论先秦时期中国古代言意观的建构和“言意之辨”的滥觞[D];苏州大学;2002年

7 邱渊;“言”、“语”、“论”、“说”与先秦论说文体[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玉露;《吕氏春秋》文学价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h

本文编号:2737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37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2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