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残传残,以缺译缺——从《尤利西斯》看“残缺”艺术手法及传译手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Paul M. Postal ,侯方;有关语言的几个问题[J];外语学刊;1980年04期
2 陈玉龙;佛教史上的佳话——记六世纪时四位扶南高僧到我国传经弘法业绩[J];史学月刊;1980年01期
3 章元凤;;装池的由来[J];学术月刊;1980年01期
4 陈继先;;古琴台(外一章)[J];清明;1980年04期
5 丁明夷;关于克孜尔壁画的研究——五至八世纪龟兹佛教和佛教艺术初探[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1年06期
6 乌韦·克劳特,史燕生;联系演员和观众的纽带——谈《茶馆》演出的同声翻译[J];文艺研究;1981年01期
7 靳生禾;法显及其《佛国记》拾遗[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8 马子栻;;唐龙城刻石[J];紫禁城;1981年05期
9 王明琦;;《满文老档》二则质疑[J];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03期
10 胡兴模;刘元尚;;水中月[J];音乐世界;198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唐艳芳;;试论文学翻译中的风格传译——兼评The stroy of an Hour两种中译本[A];华东地区第6届(泉州)翻译研讨会文集[C];2001年
2 贺学耘;;语境分析与英汉翻译[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贾洪伟;;英汉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多维思考[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徐龙飞;;教父时代和中世纪的基督宗教哲学问题转型探源[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冬梅;;文学性与文学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雷万钧;邪教偏爱『末世论』[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符江波;文化旅游能成为时尚吗[N];中国旅游报;2000年
3 陇夫;美好的人治与无奈的法治[N];法制日报;2000年
4 郑燕南;南京旅游业新的“制高点”[N];江苏经济报;2000年
5 省电台记者 张国社 本报记者 戴永祥;国际农发基金会在我省召开研讨会[N];安徽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范绪锋;科学与人文应该不分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王永生;信用体系残缺诱发上市公司失信[N];中国证券报;2001年
8 星岛;香港高院否决一项“双语审案”要求[N];法制日报;2001年
9 王秋存;翻译行业亟须“规矩”[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黄泽全;让中非友好之声更响亮[N];人民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寒;印度来华僧人考略[D];西北大学;2002年
2 赵德全;纯理功能的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强;语境特征分析与汉语古典诗词英译[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冬梅;话语变异与文学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余敏;从理雅各英译《孟子》看散文风格的传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凌;论同声传译中的省略[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5 黄盛华;从文化角度论英汉典故翻译中语用隐含的传达[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冯志静;翻译中的语义模式[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政文;俄语的明喻及其传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马红湘;语言文化空缺与翻译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周朝伟;从跨文化角度论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主体地位[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岩华;从莱威尔特的言语产出模型论同声传译中的言语失误及修复方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39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3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