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和刘宝楠《论语》解释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0-07-13 23:53
【摘要】: 朱熹《论语集注》和刘宝楠《论语正义》分别代表着宋代和清代两个时期《论语》研究的最高成就。本文对二者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比较,总结和探讨了两者解释的共同点以及各自的特色。文章共分四部分: 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语》研究的历史状况,其次还对朱熹《论语集注》和刘宝楠《论语正义》各自的成书过程、写作体例和研究情况作了简要的分析。 第二章解释观的比较。不同的时代以及不同时代的学术环境带给两人不同的解释观,于是便有了朱熹的自由解经观和理学观以及刘宝楠的尊经观和字词考据观。 第三章解释方法的比较。首先是方法论的不同,朱熹运用心理解释方法论,而刘宝楠运用以考据为主的语言解释方法论。其次是具体方法的不同,在三大传统的训释方法即形训、声训和义训的运用上,刘宝楠与朱熹相比略显完善和成熟。另外本章还归纳出了一些他们各自所不同的解释方法,比如朱熹的视界融合和寓教于注;刘宝楠的寓义理于考据、以本经作注以及以史实或事例作注等。 第四章解释内容的比较。这一部分主要是结合《论语集注》和《论语正义》的解释内容,对“章句”和“正义”两种不同的解释体式进行比较。 最后是结论。这里主要总结了中国经典解释学的一些演进情况,比如解释方法的拓展、解释内容的丰富、朴学的回归等。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754160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海珍;朱熹《论语集注》与刘宝楠《论语正义》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姚辉;杨树达、杨伯峻叔侄《论语》注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吕玲;《论语正义》中典章制度训诂的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远;清代《论语》著述叙录[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徐明;朱熹《论语集注》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6 元玉杰;颜师古《汉书注》训诂方法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7 王桂坪;杨伯峻《论语译注》研究[D];鲁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54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54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