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对历史的另一种书写——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略论

发布时间:2020-07-14 07:25
【摘要】: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的日益觉醒,她们开始以 清晰的性别身份书写世界、人生和历史。这种书写既有着对女性生命经验和身 体欲望等感性内容的描述,又有着对历史或现实中女人生存困境的思考与剖 析,同时向社会展示了女性生存的真实世界,让人们了解了另外一种历史。“对 历史的另一种书写”似乎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的共同使命:放弃 对社会理想和时代公共主题的盲目认同,追求真实的私人性生存体验。在这种 使命无声的召唤下,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写作蔚为大观,既有王安忆、 铁凝等成名于80年代或更早的“老生代”作家的沉稳深邃,又有以林白、陈 染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新生代”作家的孤傲飘逸,还有“新新人类”的卫慧、 棉棉等的率真激烈。 本文以上述为依据试图阐明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的特征——疏离 宏大叙事,颠覆男性文化中心,拓宽文学叙事维度,建构女性话语空间。这既 是欧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指向,也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实践 的表征。 从破除男性历史叙事神话,到显露为男性历史叙述所遮蔽的女性生存和历 史景观,标识了女性写作的性别自觉和历史意识的觉醒。同时,女性作家也已 意识到了面临话语性征的质疑和性别本质主义的挑战。这一方面使女性性别意 识觉醒时的乐观情绪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使她们发现用来“抗拒那空虚中的 暗夜的袭来”的盾的“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但另一方面,也使女 性作家能获得更宽广的理论视域和更深入的内省经验,在不断创建中又不断质 疑不断反省的写作之路中做出抗争。在突围与陷落、希望与绝望的缝隙中,90 年代绝大部分女性写作向着纵深、向着成熟不断推进,女性文化空间正以前所 未有的魄力和魅力发展和完善着自己,也必将随着女性写作的更加成熟而进入 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芳;身体认同模式下的文化建构——论90年代女性写作[J];浙江学刊;2004年02期

2 巫晓燕;;20世纪90年代女作家的文化心态与创作[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雷水莲;当代女性生存之真:论林白[J];语文学刊;2004年03期

4 张李明;;女性生存的困境及可能性——关于铁凝《玫瑰门》的阅读[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5 郑明娥;;孤独与狂欢——现代女性生存的双重困境[J];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刘萌;她世纪 她写作[J];职大学报;2005年01期

7 张雪梅;从《永远有多远》看铁凝小说对女性生存困惑的关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龚莉;;方方小说的女性生存问题[J];语文建设;2015年30期

9 刘茜茜;;顺从或逃离 爱情与家庭——契诃夫笔下俄国女性的红与灰[J];牡丹;2017年02期

10 张莉;;调查缘起[J];青年文学;201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瑟瑟;;镜中突围:诗性的逃脱——评阿毛《杯上的苹果》[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魏天真;;女性写作:从性别斗士到社会牛虻——以阿毛的创作为例[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艳芳;;从性别对抗到多元化书写——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新走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4 俞敏华;;从“虚幻”走向“澄明”——评《玻璃虫》的叙事[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5 林璋华;;针砭时弊 笔耕不辍——记近代报界先驱林白水[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洪治纲;;妖娆的生命之舞——评《万物花开》[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7 王艳芳;;从性别对抗到多元化书写——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新走向[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徐阿兵;;被平庸吞没的文学——从王安忆看“日常生活写作”的困境[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9 李晓峰;;文学:个人心灵的景——王安忆的文学观管窥[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荣光启;;“夜半”的女性写作——阿毛诗歌解读[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琼;双重视角下的现代女性生存[N];湖北日报;2006年

2 姚璐;七种人生,女性生存状况的七个维度[N];文汇报;2019年

3 周夏;《找到你》:找到女性生存之道了吗?[N];中国电影报;2018年

4 安昕;探讨女性生存困境[N];文艺报;2005年

5 王德领;《薄荷》:女性生存和命运的追问[N];文学报;2005年

6 西篱;上海叙事与女性写作[N];文艺报;2013年

7 白烨;女性写作的个人化与多样化[N];北京日报;2002年

8 荒林;中国女性写作:女性主体成长的美丽[N];文学报;2004年

9 ;女性写作促进妇女理论建设[N];中国妇女报;2003年

10 许原;荒草丛生的年代[N];中国邮政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素平;十七世纪英国革命期间女性写作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2 吴芸茜;与时间对峙[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徐坤;文学中的“疯狂”女性: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的演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屈雅红;20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魏天真;女性文学的批判与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艳芳;在通向自我认同的途中[D];南京大学;2003年

7 田美莲;20世纪晚期中国女性文学分裂意识初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崔彦玲;近二十年女作家小说中的“乡土女性”书写[D];南开大学;2013年

9 李冬梅;地域文化视野中的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志华;人类的关爱与生命的体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正国;对历史的另一种书写——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略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志强;女性人生的两种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茜;论王安忆新世纪小说的女性意识[D];安徽大学;2016年

4 李平;当代中国女性写作中的王安忆[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喜梅;论方方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困境[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6 林娟;论林白的创作及其创作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李玺瑞;论铁凝与王安忆的女性写作[D];安庆师范学院;2015年

8 王志华;女性意识及其超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郭鑫;二十世纪末女性作家笔下的母女关系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孙家宝;女性/个体“自我”的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546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546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e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