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人林语堂
发布时间:2020-07-22 17:12
【摘要】: 作为一名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极有争议的作家,林语堂尽管被多位学者研究 过,由于他经历与性格的复杂性,却始终没得到全面、公正的评判,鉴于过去学 者们对林语堂的评价多属负面,本文着力探究了林语堂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所作 的贡献。希望这一特殊视角能为人们更全面的了解林语堂起到一走的积极作用。 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通过分别介绍中西文化对林 语堂童年、学生生活及宗教观的影响,为随后分析其中西融合的文化观做了铺垫。 第二章林语堂文化观的形成,分三个阶段分析了林语堂中西融合的文化观形成的 渐进过程:第一阶段为其青年时代精神欧化的主张;第二阶段为他对中国传统文 化的重读与审视;第三阶段为其中西文化融合论的形成。在第三章林语堂对中西 文化交流的具体贡献中,先就其一生的贡献作了简要概括,而后通过作品分析, 对其有比较突出贡献的领域如写作、翻译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在分析了林语堂文 化观及其具体贡献的基础上,第四章对林语堂之所以在文化交流领域取得如此杰 出成绩的原因作了阐述。在笔者看来,林之所以成为一名成功的文化传播者,首 先在于他对中西文化及语言的深刻了解与精通。除此之外,在作品中能传达极具 睿智及哲思的思想,则取决于他乐观的人生态度及在中西两种文化交融中形成的 特有的宗教信仰。 基于以上的分析,联系当前的实际,论文的结束语再次重申了研究与正确 评价林语堂的客观必要性。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I206.7
本文编号:2766099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I206.7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陶浪平;从《京华烟云》探林语堂的自然观[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丽;林语堂译作《浮生六记》翻译特点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66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6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