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王充文艺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11:21
【摘要】: 王充在两汉思想家中独树一帜,他不附于儒不依于道,疑而后信,在汲取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独立思考,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其思想精髓集中体现于《论衡》。《论衡》中包含着丰富的,有价值的文艺思想财富,遗憾的是这并未在文论史上引起人们的应有关注,可喜的是近几年,对王充文艺思想的关注、研究渐渐增多了,我也是其中一员。 在对王充“疾虚妄”,“求实诚”这一外在线索进行探讨时,我发现王充所谓“真”包含着两个大的层面:事真和情真。在事真这一层面又包含着一组逻辑相关的三个小层面:实事之真,道德之真,逻辑之真。虽然王充之“真”更多表现为一个认识论观念,并非从文学角度而言,但是他对文学求真的探讨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维视角,即真、善、美如何才能达到平衡的问题。 对王充“气论”这一内在线索的探讨,集中考察了与气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气与性、才、力;鸿儒贤才的划分;古今不殊、自为佳好的文学发展观;同类可感及意象的问题。如果抛开“气”这一内在哲学根据,这些问题将成为无根的大树上飘摇的叶子,风一吹就散了。 在探究王充“气论”时,对“性”作了进一步考察,发现《论衡》中“性”其实包含两个层次:才性之“性”,先天禀气而生,不可改更;善恶之“性”,人之规定性,虽禀气而生,但可通过后天培养更改。善恶可改之“性”则是学之所以可能,必要的基础。在论学这一部分,除了为学寻找存在的合理性根基外,还涉及到了关于学的一系列问题。王充针对时人好信师是古的学风,提出了问难精神的为学态度;学是一个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并改造自身的过程,这里谈到了关于知识的获取,知识的构建问题。在知识的来源问题上,王充坚持“实知”,反对先验论,在知识的构建问题上,王充则尚博贵通。 王充论“文”主要包括“五文”说、“文质论”、“文为世用”三个方面。其中着重探讨了其质文交替的思想,对于这一问题,王充虽然是从“人文”角度来谈的,但为刘勰从文学角度提出“质文代变”的思想打下了基础。文为世用,则分为几个层次,“劝善惩恶”的功能、“正定是非,论定贤圣”的功能以及“家国之用”。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怡;;试论“真”的语法化历程[J];文学教育(中);2011年08期

2 魏墨青;;永远的桃花源——浅谈陶渊明的人、文静穆[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3 孟凯;;求真与致善——荀子正名理论新探[J];管子学刊;2011年02期

4 冯佳敏;;论雁翼诗歌中的“美”与“真”[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徐斌;;从哲学家王充看杭州的价值观诉求[J];杭州(周刊);2011年07期

6 董文武;崔英杰;赵涛;;从《论衡》看东汉思想家王充的民族观[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舒子芩;;诗化的哲学自然观——浅析泰戈尔与陶渊明诗歌中自然观之表现[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8 周玉梅;;唐宋词的情感特质浅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9 张春芳;;电影中张艺谋对真、善、美的追求[J];电影文学;2011年14期

10 张静;;陶渊明文学作品中的玄学思想[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丁;;王充《论衡》的史学批评[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2 徐红建;;文、人盛开并蒂莲[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颜华东;;试析王充关于归纳方法的思想成就[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4 史志诚;;《论衡·言毒篇》——杰出的毒物学论著[A];第一届中国古代毒物学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胡家祥;;谈谈真、善、美[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蒋燕强;;真、善、美——作文与做人的桥梁[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石杰;;王充闾:文园归去来[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8 刘广远;周景雷;;东北文化转型的可能——谈王充闾的散文创作[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9 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向峰;;走向文学的辉煌——王充闾创作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国勇;说王充“反孔”是一种误解[N];绍兴日报;2011年

2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思想史》,郭齐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在化不在性——王充论教育的作用[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陈增辉;王充首倡“知为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4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燕国材;恬淡少欲亦有度[N];中国医药报;2001年

5 河北大学 时永乐邋门凤超;悖逆者——清代学者心目中的王充[N];光明日报;2008年

6 时永乐 门凤超;不孝之子[N];光明日报;2007年

7 吴乃恭;中国古代无神论思想的演进(下)[N];吉林日报;2000年

8 沈金凤;腹内常清助延年[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国内软件企业仍占主导地位[N];经济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廖巍巍;情系百姓的基层代表[N];黄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岳宗伟;《论衡》引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强中华;秦汉荀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宁;中国古代哲学精气概念与中医学精气概念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庞天佑;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哲学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蕊;王充文艺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申慧芬;新中国60年的王充思想研究及其历史反思[D];河南大学;2010年

3 吴丽玲;王充批判思想透视[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段小丽;论王充的“自然”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何杉;王充的生死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梁娅华;王充《论衡》性、命论之伦理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静;王充的文学“四论”[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申向群;王充《论衡》的实用文写作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9 杨阔;王充《论衡》对孔子形象的重塑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郑二利;王充的文艺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67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67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5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