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东莱吕氏家族学术与诗文创作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荣;;试析韩诗中的忧国忧民意识——以两任节度推官为中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2 魏涛;张波;;简论《吕氏乡约》的和谐思想[J];华夏文化;2010年04期
3 唐瑛;周洪林;;从《论曹植》看郭沫若的文艺批评观[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6期
4 白云娇;;北地三才交游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03期
5 王爱国;;小议吕氏父子紫砂艺术创作手法的原创性[J];剧影月报;2011年03期
6 京翔;;“诸吕”不是弄臣[J];咬文嚼字;2011年07期
7 巩本栋;;北宋党争与清真词的创作[J];古典文献研究;2003年00期
8 江静;;日藏宋元禅林赠与日僧墨迹考[J];文献;2011年03期
9 李金松;;沈德符《野获编》“四六”条笺证[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03期
10 任绍德;;性灵出万象 风骨超常伦——读王向峰的《云斋守望》[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怀文;程莹;;姚范的诗文创作和影响[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马辰;;寓言化表达的魅力——谈阿毛诗文创作的特色[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姜剑云;王岩峻;;谢灵运对涅i梅鹦缘娜鲜队胧拇醋鱗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4 徐国华;;试论陆象山的诗文创作[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5 舒萍;孙晟;;从族谱看闽台关系——以《吕氏族谱》为例[A];闽台谱牒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陈炎正;;筱云山庄——闽台建筑文化思维[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吕氏正骨烧伤门诊[A];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荟萃[C];2004年
8 唐庆华;;商州市政协的祝辞[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9 梁显庄;;西南大儒莫夫子 奇书佳作感人深——《莫友芝年谱》读后感[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10 李有全;关贵全;马米玲;刘军龙;刘爱红;任巧云;罗建勋;殷宏;;吕氏泰勒虫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及其抗原基因的免疫筛选[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蕴 卫峰 刘思哲 张小莉 王久钢;九泉之下的名门望族——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地[N];中国文物报;2009年
2 记者 雷光美 通讯员 杨心亮 叶文彬;同安明代古墓见证两岸吕氏同根[N];福建日报;2006年
3 饶秀峰;南靖书洋吕氏与台湾桃园吕氏源远流长[N];闽南日报;2010年
4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陈开勇;经·释·文·史[N];光明日报;2008年
5 杨俊;谈吴承恩的诗文创作[N];光明日报;2006年
6 谢汉杰;大陆创业抱回了“洋金娃”[N];闽南日报;2006年
7 卢志明 刘春德;掀开同安明代古墓群的神秘面纱[N];厦门日报;2006年
8 卫水山;标新领异“吕氏风格”[N];中华读书报;2000年
9 邱宝晖 心亮 文彬 东方;同安明代古墓群见证两岸同根[N];厦门日报;2006年
10 河南省中医院 毛德西;《吕氏春秋》的养生观[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永贤;廖燕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姚红;宋代东莱吕氏家族及其文献考论[D];浙江大学;2009年
3 杜培响;明清之际新安吕氏家族及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卫宏;萧颖士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王魁星;元末明初浙东文人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刘飞;戴表元及其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林大志;四萧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8 李玉宝;谢肇m塾胪砻鞲=ㄎ难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红岩;魏晋南北朝困厄文人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f;长洲文氏家族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f;宋代东莱吕氏家族学术与诗文创作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险峰;明清时期新安吕氏家族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瑾;北宋吕氏官僚家族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4 李令;从边缘到中心[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志国;论龚自珍诗文中的经世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晓静;张协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臧守刚;侯方域与雪苑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金秋;陶望龄的人生哲学与诗文创作[D];浙江大学;2008年
9 陈燕;王崇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10 仇春霞;罗隐的理想与诗文创作[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85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85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