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论作为视觉传播符号的图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力以赴[J];领导文萃;1998年04期
2 陆晓云;;从传承符号解读装饰艺术[J];装饰;2007年06期
3 J.派尔茨!波兰,毛翊;为符号学辩护[J];世界哲学;1995年S1期
4 王翰蔚;遗忘初恋[J];健康大视野;1998年06期
5 薛忆沩;走进当代符号学的必经之路[J];书屋;1996年01期
6 徐利平;谁也拦不住你[J];思维与智慧;2005年02期
7 杨叔子;思维是关键 关键在超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8 李幼蒸;“历史符号学”概念简析[J];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1期
9 冈田晋 ,霍军;电影与符号学[J];文艺研究;1985年05期
10 赵毅衡;符号学与符号学的文学研究[J];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俊;;谐音双关的符号学阐释[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顾秉钧;;思维与智慧的关系[A];首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3 郭鸿;;对符号学的回顾和展望—论符号学的性质、范围和方法[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易绵竹;;构筑通用语义码模式的符号学基础[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齐效斌;;巴赫金符号学思想初探[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赵海峰;;存在、思维和“哲学基本问题”[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7 谭东风;罗爱民;任义广;杨耀华;;基于符号学的人、机交互参考模型研究[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胡壮麟;;计算(机)符号学[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卢巧丹;;从符号学角度看翻译对等[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顾秉钧;;关于智力智慧应用的几个问题——兼谈思维[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克茹(北京慧嘉咨业培训师);思维导图:你的思维地图[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周涛;OEM思维下的产业[N];经济观察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方原;券商重组的“北京思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4 付平;周小川:转变思维转换视角看汇率改革[N];金融时报;2005年
5 张智庭;走进“符号学”领域[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傅其林 整理;把符号打开[N];社会科学报;2004年
7 黄丽珠;以新思维审视汇率制度改革[N];金融时报;2005年
8 窦雨佳;打造社体项目的传播力[N];中国体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刘毅;思维导图:唤醒“沉睡的巨人”[N];人民日报;2005年
10 贾戴;民族文化的符号学阐释与解读[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路云辉;江泽民战略思维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李建英;乌托邦理想的超越与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夏莹;作为一种批判理论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D];清华大学;2005年
5 叶绿;虚拟教育环境中虚拟人(角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6 李丛芹;汉字与中国设计[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7 王敬民;乔纳森·卡勒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彭保良;迪斯尼电影中“他者身份”的再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9 王方良;产品的意义阐释及语意构建[D];东南大学;2004年
10 陈科;基于并行思维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费国萍;符号学在翻译领域的历史性扩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华;判断性思维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曙光;影象造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丹宇;从符号学角度探索英汉翻译[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5 姜海波;设计需求的探讨[D];江南大学;2005年
6 苗荣晖;论符号学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山西大学;2004年
7 王宇;视觉艺术中的“色彩符号”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8 萧冰;现代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符号浅析[D];吉林大学;2006年
9 王雅娟;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看英语双关语的翻译[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丁珂;符号学原理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93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93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