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本与经典:中国当代文学新规范的建立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祥武;;对当代文学未来走向的思考[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周立民;;困境中的文学期刊与因循中的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生态环境考察之一[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5期
3 吴凡;;流动百年的沧桑河水——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性”脉络[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何联华;文学的当代性问题[J];江汉论坛;1986年05期
5 李华书;试论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6 胡平;当代文学的情感表现力度问题[J];文艺研究;1988年02期
7 ;当代文学在哪里迷失[J];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02期
8 王木善;五四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文化精神[J];长江论坛;1989年03期
9 F·A·叶莲娜·捷尼索娃;张坤;丘宝华;;俄罗斯当代文学的探索与困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5期
10 亦闻;《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研讨会在汉召开[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2 洪子诚;;当代文学的“一体化”[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3 颜同林;;普通话写作与当代文学的确立[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4 荣跃明;;当代文学的“文化转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4)[C];2006年
5 程光炜;;历史重释与“当代”文学[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6)[C];2007年
6 贺桂梅;;当代文学的历史叙述[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6)[C];2009年
7 程光炜;杨庆祥;;文学、历史和方法——程光炜教授访谈录[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1)[C];2010年
8 董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综述[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9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调整会长人选[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5)[C];1999年
10 ;2009年《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征订启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3)[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欧阳友权;新媒体与当代文学现场[N];文艺报;2009年
2 李建军;当代文学亟需向外转[N];文艺报;2004年
3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翟业军;我看当代文学评价之争[N];辽宁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树伟;校园文学扩大学生精神成长空间[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石英;给当代文学一个说法[N];北京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俊 实习生 孙中春;当代文学应坚守精神高地[N];深圳特区报;2006年
7 记者 周国勇 见习记者 李颖;当代文学依然需要鲁迅精神的引领[N];绍兴日报;2010年
8 陈 阳;追踪当代文学转型流程[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山东师范大学 周志雄;网络媒介与当代文学的版图[N];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韩浩月;当代文学缺乏自我批评精神[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文霞;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裕固族当代文学[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于启宏;论文革后的中国自然主义文学[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朱首献;人学文学论[D];浙江大学;2005年
4 张伯存;中国当代文学和大众文化中的男性气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明博;多元与边缘[D];兰州大学;2011年
6 魏天真;女性文学的批判与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蔡爱国;中国当代历史小说的叙事策略与文本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8 李俏梅;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叙写(1949-2006)[D];中山大学;2007年
9 王静;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任丽青;“十七年”时期上海的工人文学创作[D];上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当代文学的“中国经验”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艳荣;选本与经典:中国当代文学新规范的建立[D];吉林大学;2007年
3 陈金波;谱系学视野中的王蒙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张永华;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文学批评及其转型[D];青岛大学;2004年
5 陈诗艺;论地域文化视野观照下的钦州当代文学[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国程;共和国初期作家身份的嬗变与当代文学的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静;当代文学中的父亲形象[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马修伦;当代文学的创作自由与道德关怀[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雅旋;对默顿规范的反思和科研规范的重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赵牧;后革命时代的革命书写[D];暨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11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11687.html